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臺
:::
網站導覽
後臺登入
=
訊息公告
原生故事
樹木查詢
媒合專區
相關連結
關於我們
網站導覽
後臺登入
很抱歉,但需要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作,請開啟後繼續。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全台野生不到200株 國家極危植物「櫻石斛」重回新北烏來原生地
全台野生不到200株 國家極危植物「櫻石斛」重回新北烏來原生地
2023/09/18
臺灣素有蘭花王國之美稱,櫻石斛(學名:Dendrobium linawianum)為臺灣原生中型氣生蘭科石斛蘭屬植物,因種子無胚乳,需依賴共生菌從環境取得營養,主要附著於海拔約400至1,000 m山區原始闊葉林的樹木枝幹生長,其植株大小約25至40公分,盛花期在4至5月間,花大而豔,極具有觀賞價值,文獻記載櫻石斛侷限分布於新北烏來及苗栗南庄等地,但近年來野外調查,中部已未見其芳蹤,推測現今應僅存於烏來山區。野外成熟個體植株已不到200株,十分稀有少見。此外,石斛在中藥研究具多種功效,兼具觀賞與藥用價值,因此備受採集壓力,為《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所列的國家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植物。
林業保育署於 2018 年提出「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運用多元方法聚焦擬定七大行動策略,逐步改善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棲地破碎與面臨的環境挑戰。2019年起,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在國土生態綠網瀕危植物復育計畫的架構下,加入合作團隊,負責瀕危植物的基礎研究與復育任務。2021年蘭科植物調查研究者余勝焜先生,特將烏來原生地所採種取得的櫻石斛野生植株果莢,交給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進行無菌播種繁殖與保存,經過2年多的努力,終於培育出櫻石斛實生苗。集結各界專家意見後擇定最適宜的棲位,並擬定復育栽植行動方案,終於在今年5月,讓櫻石斛重返烏來原生棲地-雲仙樂園自然繁衍,並將復育場域拓展至同位於烏來地區的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
在復育栽植行動方案中,為了讓櫻石斛小苗能安穩地固定附生於樹幹上茁壯生長,第一步需挑選森林中健壯適宜的樹木,再透過攀樹專家技術指導,由新竹分署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夥伴以繩索攀樹技術上攀至數公尺高的位置,將櫻石斛小苗穩固栽培在青楓、大葉楠等主幹上。看似簡單的櫻石斛「上樹」任務,卻是道道地地充滿挑戰的學問。
除了原生地復育意義外也增添了解說教育宣導的效益。新竹分署表示,本次復育栽植地點之一位於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該區森林環境潮濕溫暖,適合蘭花生長,除了櫻石斛還有原生根節蘭等豐富的蘭科植物。區內有一條全長一公里的觀瀑步道,步道平坦好走,還是無障礙路面,尤其適合樂齡族群民眾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到森林遊樂區觀賞台灣原生蘭花之美,也期待這次保育行動復育的櫻石斛能健康茁壯,早日開出燦爛的花朵,為森林添加繽紛色彩。
相關照片
上一張圖片
1
/ 6
下一張圖片
延伸閱讀
最新消息
成龍濕地木構涼亭啟用 國產材凝聚社區保育情感
為推廣國產材利用及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合作,在成龍濕地以國產材搭建出適合沿海濕地環境之木構築涼亭,112年9月8日(五)上午在現場舉辦啟用揭牌活動,專家學者、木材加工業者、NGO團體、社區民眾及南投分署李分署長等30餘人在國產材涼亭伴著海風,共同分享及討論未來對於國產材利用、濕地保育及永續生態發展之願景。 次木構築涼亭原料由南投分署提供,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的疏伐木,透過專業建築師及雲科大設計團隊,將具節能、減碳及低耗能的永續材料,在相對嚴苛的環境上設計出適合在地之木構築涼亭。整個組裝搭建過程皆由學生、在地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未來可提供當地遊客、社區居民一個休憩交流的空間。社區居民在進行生態導覽同時,也能親自介紹出他們參與搭建的國產材木構築,因此這次的計畫將來自山區的國產材和海岸濕地緊緊扣合在一起,象徵國土綠網各軸線緊密結合,守護台灣生態永續發展。 南投分署李政賢分署長表示,成龍濕地是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濕地生態地景,也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規劃國土生態綠色網絡「沿海生態軸」重要的區塊,成龍社區長期與成龍濕地共生共存,社區居民在推動濕地生態保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本次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及室內設計系合作「低碳木構築空間示範計畫」,就特別擇定成龍社區做為國產材木構空間的落腳場域,除了希望藉此推廣國產材利用,更期盼能將林業保育署國土綠網政策,持續拓展到臺灣西南沿海區域。
2023/09/13
最新消息
臺東黑松露(Tuber taitung)的發現及培養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指出,臺東太麻里地區印度栲根圈土壤被發現有一種臺灣特有的新種黑松露,暫以發現的地區命名為「臺東黑松露」,是到目前為止在臺灣地區所發現的地松露種類分布海拔最低的一種。臺灣黑松露帶有輕微香味,子實體直徑可達4cm,因分布的海拔極低,深具研究及人工栽培的潛力。 林試所說明,該所經過幾年的努力,共發現了5種新種的真松露,分別是臺灣腔塊菌、深脈松露(已發表)、雲杉松露、小西氏石櫟松露及臺東黑松露。 研究團隊過去採集地點都集中在臺灣西部,如八通關古道、郡大林道、大雪山林道等地區,對於東部地區較少採集的經驗,調查團隊很幸運的在2017年10月下旬發現臺東黑松露,由楊貴平夫婦、黃勁暉先生的手中挖出第一顆臺東黑松露,團隊陸續在2017年11月下旬及2018年1月下旬共挖到7顆松露。在張東柱、傅春旭、黃勁暉、李鎧彤等研究人員的努力下,臺東黑松露才有機會出土讓世人一親芳澤。歷經已退休陳正豐主任、胡元瑋前研究中心主任、現任主任許俊凱多方協助下,針對生育地施行小面積除草、除蔓及多次適量施灑石灰等經營管理,於2019年12月及2023年2月依然可發現臺東黑松露蹤跡。 林試所表示,臺東黑松露位於較易到達之低海拔山區,但因數量稀少,為避免珍貴菌種消失,已和該所太麻里研究中心合作,進行後續生育地管理、保護及監測,並努力進行菌種保存的工作。 資料來源: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 林介龍 助理研究員 電話:02-23039978分機2660 E-mail:dragonlin@tfri.gov.tw
2023/09/01
返回列表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