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蕨美觀霧.走入霧林中最古老的綠色身影
蕨美觀霧.走入霧林中最古老的綠色身影
2025/08/01
[新竹分署]
在觀霧森林的層層光影間,總能發現蕨類那悄然生長的身影。這群古老的植物,在恐龍現身之前就已存在地球之上。它們雖無花無種子,卻憑藉著孢子繁殖與世代交替的獨特生活史,成功適應濕潤多變的環境,廣泛分布於林下地面、樹幹、枝條與岩壁縫隙之中。為了讓更多人深入了解蕨類的生態奧祕,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特別策劃主題活動《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邀請植物專家謝佳倫老師,引領民眾走入觀霧霧林,細細觀察這些姿態多變、生命力驚人的綠色先驅。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表示,觀霧位處中海拔霧林帶,是臺灣原生蕨類的重要棲地。此次活動分為兩大單元,包含【線上講座】與【戶外走讀】:
l 【線上講座】 將於 8月30日(星期五)晚間7點30分 舉行,由講師深入淺出介紹蕨類植物的生活史、形態辨識重點與觀察技巧,讓您即使在家也能開啟認識蕨類的第一步。
l 【戶外走讀】 則於 9月6日(星期六)上午10點至下午2點30分 在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登場,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謝佳倫老師親自帶領學員走進森林實地觀察,從形態結構、棲地分布到其生態功能,系統性探索蕨類的多樣面貌與演化智慧。
不論您是熱愛自然的生活探索者,還是對蕨類植物情有獨鍾的知識控,都誠摯邀請您參與這趟結合知識與實境的霧林解謎之旅,一起走進蕨美的觀霧世界!
「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活動課程說明(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設計)

本次「蕨美觀霧:專家帶路走讀講座」主題活動將於8月1日(五)上午8點起開放網路報名,招收國小三年級(含)以上一般民眾,活動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機會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收費方式請詳參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2025-03-Guanwu,亦可於平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電洽0963511973(森之形自然教育團隊)。更多活動訊息歡迎關注「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uanwuNationalForest/),更多旅遊資訊可上台灣山林悠遊網(https://recreation.forest.gov.tw/)查詢。
延伸閱讀
太管處志工復育高山原生植物 助合歡北峰3246鞍地再現生機2圖片
最新消息
太管處志工復育高山原生植物 助合歡北峰3246鞍地再現生機
【國家公園署】 為了維護合歡北峰3246鞍地(小溪營地)的生態環境,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太管處)持續進行原生植物復育及外來種移除工作。6月21至22日,太管處保育志工再次背負原生種臺灣小蘗與高山薔薇等苗木上山,栽植於裸露區域,期待恢復地表植被。 活動當天清晨,志工於合歡山管理站集合,先接受苗木種植與外來種辨識說明。隨後,由體力較佳者負責搬運苗木,其餘人協助攜帶工具與告示牌,一同前往小溪營地。儘管山徑崎嶇、空氣稀薄,大家仍抱持熱情,歷時兩個半小時抵達目的地。抵達後分組進行種植,並移除發現的大羊蹄、白花三葉草、貓兒菊等外來種植物。苗木種植與澆水後立即圍設保護設施。下山途中雖遇雷陣雨,志工們仍表示能為高山生態盡一份心力,備感光榮與成就。 太管處指出,該項復育工作自去年試辦以來,苗木存活率良好,今年擴大辦理,共動員30餘人參與。小溪營地雖因地勢平坦、鄰近溪流受山友青睞,實際上並非法定露營區,違規露營與遊憩行為造成植被破壞,導致地表裸露。太管處期望透過原生植物種植與外來種移除,恢復原生生態。 6月22日,志工們另前往大禹嶺至小風口公路邊,趁法國菊與毛地黃尚未結果時集中移除,減少種子擴散,共清除約300公斤外來種。 太管處強調,高山生態脆弱,呼籲遊客遵守規定,不違規露營、不偏離步道、不留垃圾,共同守護珍貴的高山環境。
2025/07/14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新書發表會與會貴賓合照圖片
最新消息
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方舟 林業保育署首推原生樹木知識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
國內出版市場的植物繪本幾乎都是來自國外的素材或譯作,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首度出版以原生樹木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並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大家一起展讀位於北回歸線上的「福爾摩沙」島嶼,所擁有的生態多樣性與獨特性。   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島內涵蓋從熱帶到寒帶的多樣氣候,這座綠色方舟中孕育出超過四千種原生植物,豐富的原生樹木資源演化出獨特的自然寶庫,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特別在世界地球日舉辦《不可思議的森之島》新書發表會,同時也是第一本以臺灣原生樹種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向社會各界傳遞對自然資源保育的重視與永續經營的願景。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拾蒔生活工作室共同策劃製作,書中結合生態科普與藝術美學,以精緻插畫與溫暖文字,從「樹的自然脈絡」、「樹的生態秘密」、「樹的生活感知」三大主軸切入,介紹原生樹木的自然特性、生態功能與人文應用。內容涵蓋地質、氣候、物候、動植物互動、林業產物與民俗智慧,深入淺出地展現臺灣森林的多元樣貌與生態定位。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近來林業保育署積極發掘在園藝、景觀與非木質產業的應用,希望讓許多有特色的植物能從國有森林深處走入我們的生活。《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不只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份傳遞自然啟發力與感動的禮物,期盼能走進每個家庭、校園與圖書館,讓全民享受臺灣森林生態系的服務價值,實踐推動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的理念。   發表會現場邀請金鼎獎科普作家「胖胖樹」及多位繪本審查專家共同出席,分享製作歷程與對臺灣植物多樣性的觀察。同時亦會將《不可思議的森之島》贈送至全臺各地圖書館作為教育推廣用書,鼓勵親子共讀,成為推動認識島嶼植物的最佳輔助教材。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在會後將於國家書店與五南文化廣場正式展售,誠摯邀請社會大眾翻開繪本,走進臺灣森林的世界,一同發現這座「綠色方舟」蘊藏的奇蹟與驚喜。
2025/05/27
向上箭頭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