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3月龍重啟動 一起集點樹 發票全數捐贈野生動物保育團體
3月龍重啟動 一起集點樹 發票全數捐贈野生動物保育團體
2024/03/05
【嘉義分署】
一年一度的植樹月自3月1日起正式啟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為響應今(113)年植樹月「一起集點樹」主題,共規劃了21場贈苗及植樹活動,邀請民眾一起集發票換樹苗,落實植林護樹行動,預計送出多達21種超過6,000株原生種植物苗木。累積的發票嘉義分署將捐贈給「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及「社團法人環境資訊協會」等野生動物保育團體,集眾人的愛心為野生動物保育與環境永續提供正面的力量。

嘉義分署說明,3月2日(六)上午10時首場贈苗活動將配合嘉義縣政府婦女節活動『Q women Q我們』在嘉義縣政府前民主廣場舉行,現場贈送具有長壽、健康民俗意義的常綠植物「竹柏」;富含肉桂醛可作為香料的「土肉桂」;以及開花香氣四溢的「月橘」等共計600株苗木,活動當日每人捐贈113年1-3月紙本或電子發票3張可兌換1株苗木,最多兌換2株,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嘉義分署分署長張岱表示,原生植物在臺灣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平衡扮演重要角色,可提供多元生態服務功能,包含涵養水源、野生動物食源及棲息環境等,同時透過栽植樹木亦可幫助療癒現代人忙碌的心,希望贈苗鼓勵民眾栽植適合當地環境的原生樹種,串聯破碎化的生物棲地,營造人與野生動物共存的宜居環境。此外,為了響應減塑政策,贈送的苗木皆使用環保可分解容器,同時請民眾自備提袋領苗,讓植樹綠美化不只能達成減碳的美意,更落實環保永續。

嘉義分署113年植樹月公益贈苗活動場次還有3月11日至16日(一至六)在嘉義大學蘭潭校區活動中心配合嘉義大學森林週辦理,兌換苗木方式依嘉大規則公告;3月12日至21日於遠東百貨嘉義店;3月16日(六)於臺南市南區安平港聯外道路綠9公園;3月16日(六)於嘉義分署觸口工作站等計21場次,各場次活動細節及贈送樹種詳場次表或洽詢嘉義分署經營企劃科(05-2787006#377 蔡小姐),苗木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延伸閱讀
南庄橙聖多諾黑-Quelques Pâtisseries 某某。甜點主廚賴怡君將南庄橙果醬用入法式甜點中。
最新消息
打開南庄橙─找回賽夏長老口中的「嘎達釉」 在地復育開展多元應用 晉身國際餐飲 酸苦柑轉身甜美橙
一度在南庄消失,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紅皮書名錄列屬極度瀕危(CR)物種的南庄橙,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與南庄賽夏族人合作下,運用原住民生活智識及當代永續思維,於1月11日「打開南庄橙OPEN UP! Citrus Taiwanica」圓桌交流暨應用饗宴活動,跨域結合名廚 MINGCHU團隊,邀請國內外柑橘栽培或應用之權威專家、餐飲職人,透過料理研發的運用實踐,讓南庄橙復育的產業化推廣與商業潛能展現新契機。   林業保育署表示,「南庄橙」(學名:Citrus taiwanica Tanaka & Shimada)為臺灣原生特有種植物,也是賽夏族民族植物。賽夏族長老根誌優指出,「嘎達釉」(意指「媽媽準備好的糧食」)是賽夏族對南庄橙的稱呼,廣泛應用於飲食、醫療與祭典各方面。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於2021年指示該署新竹分署從全臺僅存的數株南庄橙進行採種、育苗,再將歷經2年培育的南庄橙小苗,交由族人回南庄蓬萊,陸續栽植於部落周邊的原住民保留地,讓瀕危且具重要民族意義的植物得以重返山林、重回部落。2023年新竹分署更與柯亞果醬Keya Jam 合作,以南庄橙製作「純粹南庄橙」及「蜂蜜南庄橙」兩款果醬,在英國《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拿下 1 金 2 銀的好成績,來自於臺灣的獨特風味表現躍上國際,除了讓專家評審驚豔,也讓極度瀕危的臺灣原生特有種植物南庄橙復育與發展備受期待。   林華慶表示,從南庒橙保種復育起步,透過跨域合作的開展,以探索、創新與開放的視野與態度,善用南庄橙蘊藏的獨特風味以及文化脈絡,透過烹調技法、風味搭配,研發具有在地特色的南庄橙料理,並發掘更多的加工應用可能性,及展現出南庄橙更多的商業應用與產業化契機。 「打開南庄橙 Open Up Citrus Taiwanica!」鏈結賽夏族傳統文化與餐飲界,邁進產業化應用,是實踐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重視遺傳資源惠益共享與尊重原住民族傳統智慧權的典範案例。新竹分署將持續陪伴在地部落精進南庄橙復育栽培技術,讓珍稀的森林資源保存與部落文化傳承及經濟發展,永續共好!
2024/01/17
展現亮黃色澤花朵的新竹油菊。(攝影林業試驗所)
最新消息
珍稀植物保育展風華 新竹油菊次世代苗木開枝散葉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與林業試驗所合作推動竹、苗沿海淺山丘陵的受威脅植物保育與復育工作,自110年起開始進行相關受威脅植物盤點、棲地風險評估,同時收集不同地方的植株種實、枝條,透過苗圃培育及域外保種園等適地適性的保育策略並具體的實務操作;近二年,部分珍稀植物成功產有次世代的種原後,即與在地非政府組織與教育機構合作推廣異地備份種植。今年的秋天,新竹油菊開得特別熱閙亮眼,展現珍稀植物保育與推廣的初步成果,也鼓舞著團隊持續推動的信心。 很多稀有的草本植物都生存在開闊的野地,少受關注,但卻也因棲地開發破壞、氣候環境變遷等因素,生育棲地逐漸減少。為推動臺灣西北部竹苗地區稀有原生植物保育工作,新竹分署委託林業試驗所團隊於110年初即深入苗栗淺山周邊的福地(墓地),找尋少數留存的原生族群,採集植物枝條,在苗圃成功繁殖後移至域外保種園,並陸續從保種園中收集次代種原,且每一份植物體都保留清楚的來源紀錄,以達保存在地基因純化標的。為達保種與教育推廣多管齊下,新竹分署採取與在地民間團體、中小學校合作的策略,利用共協合作單位的小片土地,在植物種原棲地周邊創建穩定、適合生長的新環境,減低原棲地採集壓力。此外,在野地採種與次代種原育苗過程,團隊也同時進行受脅植物族群生態與繁殖特性研究,找出族群威脅因子及突破繁殖技術。 新竹分署表示,為將保育理念與工作擴及不同機關及在地組織,鏈結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中的「人網」,透過跨域邀集新竹及苗栗在地非政府組織與教育機構參與。由林試所協助評估種植棲地特性,篩選適合物種以及維管量能,陸續提供繁殖及照養技術稍低的次世代珍稀植物,由民間非營利組織等夥伴共同參與異地備份任務。推動近三年,團隊已經培育20餘種珍貴稀有植物,例如被學者評估為國家極危等級的大胡枝子、尼氏畫眉草、漏盧,瀕危等級的牛皮消、三葉埔姜及新竹油菊等,累計推廣種植2千餘株。 藉由跨域、串連地方學校與民間團體構成的復育據點,為受威脅物種保留生機,並透過栽培經驗的積累、傳承與交流,讓有限的保育資源發揮更大的成效,也重新創造出土地、原生植物與人的連接。美麗的新竹油菊花開的景象與其開枝散葉的成果,鼓舞團隊夥伴的信心,也堅定著持續前進的腳步,期待透過各種形式保育與推廣,讓珍稀及受脅植物有機會脫離瀕危行列。
2024/01/11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