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第18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
第18屆環境保護林經營管理研討會
2023/11/16
一、 主旨:臺灣地區面積雖然狹小,但物種的數量卻遠高於鄰近國家的平均值,並具有許多特有種及罕見生物;然而這樣的優勢,在近數十年來隨著科技及工業的過度開發下,逐漸喪失。儘管科技發展造就了臺灣經濟的榮景,但對於生態與環境卻造成了難以平復的衝擊,如空氣、水、垃圾與土壤污染、地景系統的破碎化及棲地的劣質化。因此如何在環境保護與工業發展上找到平衡點,實為今日研究之重要課題。
二、 內容:本屆研討會專題演講內容包括:農地造林促進生物多樣性-以大農大富平地森林鳥類群聚為例、應用衛星影像與地理空間資訊建立鳥類多樣性空間指標、臺北植物園不同棲地及季節的微氣候及空污監測、林下經濟的新希望-恆春月桃、臺灣西海岸防風林的營造與機能、臺東知本海岸地區 12 種原生樹種造林初期成效之探討、利用微生物促進造林地碳吸存及碳捕捉能力、三種臺灣重要原生茶科蜜源樹種的種子採收、處理、發芽與儲藏、四湖海岸植物園夜間聲景調查初探、四湖試驗站地層下陷之林相更新栽植策略與規畫初探、溪口河岸植生復育潛力物種初期試驗、海岸劣化地復育樹種篩選評估-以沙岸海岸林地為例、嘉義好美寮地層下陷區採行開溝築堤造林作業之碳匯效益評估、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執行成果與未來發展願景、蜂巢式紙筒苗根系之研究、刺竹林新筍及幼竹的生長情形、高雄地區刺竹林林火原因及對策、以圍籬阻隔梅花鹿保護森林地被植物之成效。此外,現場亦張貼海報組之相關研究與本中心執行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成果展示,內容精彩可期。
三、 時間:民國112年11月23日(星期四)。
四、 地點: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室(1F)(600054嘉義市文化路432巷65號)
五、 主辦單位: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嘉義研究中心
六、 報名方式:
(一) 線上報名:本所全球資訊網 (https://www.tfri.gov.tw) 資訊與服務/「研討會與活動報名」 項下,進行線上報名。報名期間自即日起至112年11月17日(星期五)止。活動名額為160人,請欲參加者儘速報名,額滿即關閉線上報名系統。
(二) 研討會聯絡人:李育潔小姐,電話:05-2311730 轉370
七、 備註:
(一) 參加本次研討會可獲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需要者請於研討會當日登記。
(二) 請利用公共交通工具與會。
(三) 自備環保水杯及筷子。
相關附件
延伸閱讀
仁愛高農學生挑選漂流木
最新消息
霧社水庫漂流木開放撿拾 仁愛高農森林科尋寶
卡努及海葵颱風為霧社水庫帶來大量漂流木,台電公司萬大發電廠打撈霧社水庫蓄水範圍漂流木,經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派員辨識、註記、檢尺、集運具標售價值貴重木之後,不具標售價值漂流木於112年10月30日公告開放自由撿拾,前3天開放設籍於仁愛鄉當地居民優先撿拾,112年11月2日起3天開放設籍於南投縣居民撿拾。 公告自由撿拾地點恰好位於南投縣仁愛高農下方,開放自由撿拾頭兩天,仁愛高農陳威男校長獲悉後,特別商請森林科的老師分別帶領高二、三的學生前來,讓學生撿拾自己喜愛的漂流木,作為盆景製作或木藝課程的素材。仁愛高農森林科老師經常教導學生利用各式各樣的在地素材進行盆栽實務製作,漂流木在盆景的應用上一直是課程的重點之一,本次適逢霧社水庫開放漂流木自由撿拾的機會,便帶領學生前來尋寶,挑選自己喜愛的特別造型漂流木做為製作盆景的素材,回學校後由老師教導處理,可以搭配多肉植物進行創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在公告開放自由撿拾當天下午特別前來霧社水庫開放自由撿拾區域,關心仁愛鄉鄉親撿拾漂流木情形,恰巧遇到仁愛高農老師帶領森林科學生前來,除了一起跟同學尋寶,也現場指導學生簡易的樹種辨識技巧,並開心與同學合影,仁愛高農老師及學生也感謝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工作人員現場解說漂流木相關知識,讓學生收穫滿滿。
2023/11/13
高士佛命名植物成果展
最新消息
植物寶庫Kuskus-高士部落家庭農園及高士佛命名植物成果展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委託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團隊,與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部落青年會、文化健康站耆老及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合作,在11/8上午於屏東分署屏東林業服務小棧辦理「高士部落家庭農園及高士佛命名植物成果展」,由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楊瑞芬分署長主持開幕,並將自11/8至11/19於林業服務小棧展出。 本次計畫在高士部落21戶家庭農園共調查出332植物,部落呈現了特有的多層次農林混作系統。外界好奇的高士佛命名植物、或與高士佛有關的植物共18種,也一次收集完整。在屏東分署及團隊的陪伴下,部落耆老及青年合作無間,挖掘在地25種重要的民族植物,共同採集並以影像記錄將傳統知識保存下來。此外,還設計產出2項在地特色的伴手禮,增加高士部落森林產業的多樣性與根經濟。 高士部落透過韌性社區評估,發現部落族人希望發展部落經濟、傳承在地文化及維護糧食多樣性,而屏東分署及屏科大陳美惠教授團隊也與部落共同討論,決定以家庭農園來協助高士部落將民族植物種回來,將老人家的傳統知識透過耕種傳承給青年,並成為活用傳統知識發展多元森林產業的基底。   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表示,家庭農園是混農林業的一種形式,小規模、密集式的多層次農林混作,包含多樣性作物的自家庭園,栽種可食用或使用的樹木與農作物,具有生物多樣性、糧食自給自足、文化特色與增進社區韌性等多重價值。經林試所恆春研究中心林文智副研究員調查發現,高士部落家庭農園栽種的植物332種,共分為穀類、香料、裝飾香花、藥用、水果等12項作物類型,顯現部落農業是一種混合種植系統,家庭農園蘊藏著特殊的植物品種及具有文化內涵的民族植物。 高士部落張美惠督導感謝屏東分署支持部落民族植物的保育與復育工作,讓高士部落將過去自耕自食的生活模式,以及善用部落傳統作物與民族植物的智慧,搭配周宛俞副教授景觀設計與管理,帶動部落超過10戶以上居民共同打造家庭農園,建立高士部落耕食生活的示範點,讓部落傳統知識被種回來,得以傳承。 此次開發的2項特色伴手禮包括高士佛植物的泡茶杯組,並結合高士佛澤蘭 (ljakarau)的茶包,以及融入月桃、食茱萸與野薑花天然純露的蜂蠟蠟燭,都讓高士部落多元森林產業的多樣性更加分,進而成為里山倡議韌性社區的示範點。 本次展期至11/19,也歡迎對高士佛植物有興趣的朋友們來訪。
2023/11/13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