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Ari來去高士~探索恆春半島植物秘境寶藏-講座沙龍暨專書分享會】
【Ari來去高士~探索恆春半島植物秘境寶藏-講座沙龍暨專書分享會】
2025/02/26
[屏東分署]
高士部落,位於恆春半島的核心地帶,擁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與豐富的植物資源。這裡不僅是南北植物交匯、東西植物交流的熱點,也是當地人民生產與生活的重要依據。高士佛(kuskus)及其周圍的低海拔原始森林,保護了70多種稀有植物,成為保護與研究的重點。該區域的植物資源不僅具有地方性特色,更在生物多樣性與自然保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支持與輔導下,高士部落自2022年底起,已成功調查341種植物,並記錄出18種與高士佛相關的命名植物。這些努力展現了部落對於傳統知識的保存與創新發展,形成了具韌性的社區,並為混農林業與國際接軌開創了先例。

此次專書分享會將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楊智凱主講,深入探討高士部落的地理、族群遷移、工藝與信仰等背景,並介紹高士佛及當地的民族植物,呈現高士部落在自然與人文多樣性方面的豐富資源。參與者將有機會親自體驗與交流,了解部落的生態保護、農林混作系統及其韌性發展的成功經驗。

活動時間與地點如下:
活動時間:2025年3月7日(星期五)上午10:00
活動地點:屏東縣青年旅創基地(944屏東縣車城鄉溫泉路192號)
活動流程:
10:00-10:30 報到
10:30-10:35 主持人引言
10:35-10:40 來賓致詞
10:40-11:30 講座沙龍暨專書分享
11:30-12:00 分享交流茶會
12:00 賦歸
延伸閱讀
阿里山林下經濟臺灣金線連慶豐收
最新消息
阿里山林下經濟臺灣金線連慶豐收 金蛇狂舞新篇章
【嘉義分署】 嘉義分署自110年起輔導嘉義地區林業合作社、社區及林農參與林下經濟政策,透過專家諮詢及系列輔導措施,成功推動「臺灣金線連」栽植,使阿里山中低海拔森林成為金線連產區。113年,阿里山林業生產合作社及草山社區合作社共生產近百斤金線連,並透過多元課程結合在地文化與森林生態,推動六級化產業,促進森林資源永續發展。 阿里山林業生產合作社理事長鄧同敬表示,金線連曾是阿里山常見植物,因過度採集與環境破壞幾乎消失。108年林下經濟政策頒布後,合作社在嘉義分署輔導下克服種植挑戰,成功提升產量,不僅增加林農收益,也吸引更多林農投入,成為當地新興產業,並期待金線連逐漸回歸原生森林。 嘉義分署結合課程如微景觀生態瓶與森林餐桌,開創金線連新價值,並融合部落文化與森林資源。阿里山合作社理事主席汪志敏指出,這些課程不僅強化林農對森林資源的認識,也推動遊憩、森林療癒與林下經濟的多元發展。 分署長張岱表示,金線連及段木香菇產量逐漸穩定,未來將以「林下良品」品牌推廣,並透過創新課程、產品開發及體驗活動,結合在地文化與森林療癒,發展六級化產業,開創永續林業新方向。
2025/02/14
桃園臺地受威脅水生植物「桃園石龍尾」(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最新消息
埤塘功能再提升 桃園水生植物保育跨出新步伐
【新竹分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日前認養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轄內一處埤塘,並與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合作復育稀有水生植物「桃園石龍尾」,使埤塘兼具灌溉濾水及保育功能,跨單位公私合作強化國土生態綠網效益。 「桃園石龍尾」為臺灣特有的稀有水生植物,主要生長於桃園臺地的埤塘及濕地環境。此植物具有纖細的莖葉與獨特的小型粉紅色花朵,適應淺水或濕潤泥地。早年於八德、龍潭一帶曾有紀錄,近年來桃園地區水域環境變遷及開發等因素,導致棲地大幅消失,甚至在部分區域已瀕臨滅絕。「桃園石龍尾」是濕地生態系統重要指標物種,其存續與當地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復育工作刻不容緩。本次合作除了利用埤塘具蓄水的功能直接維護桃園石龍尾族群以外,新竹分署攜手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持續推動公眾參與活動、棲地營造等事項,希望從埤塘相關管理工作中種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種子。 桃園臺地在過去的千塘之景及水文自然條件下,孕育多樣的水生植物、水棲動物及兩棲爬蟲,為非常特殊的農田濕地鑲嵌地景,然而在近年的環境變遷過程中,水草豐美的景色逐漸被取代,許多動植物也面臨區域性滅絕的風險。因此,新竹分署於2024年開始與桃園在地已經長期投入保育工作的單位合同協力,結合埤塘友善及受脅植物保育工作,希望在地環境及植物能永續。 新竹分署將持續推動桃園在地組織參與,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合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的復原力,鼓勵企業夥伴加入保育行列,企業社會責任(CSR)與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行動,支持稀有動植物復育、棲地營造與生態教育,共同為桃園臺地受威脅水生植物織一片生態綠網。
2025/02/14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