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臺
:::
網站導覽
後臺登入
=
訊息公告
原生故事
樹木查詢
媒合專區
相關連結
關於我們
網站導覽
後臺登入
很抱歉,但需要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作,請開啟後繼續。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方舟 林業保育署首推原生樹木知識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
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方舟 林業保育署首推原生樹木知識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
2025/05/27
國內出版市場的植物繪本幾乎都是來自國外的素材或譯作,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首度出版以原生樹木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並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舉行新書發表會,邀請大家一起展讀位於北回歸線上的「福爾摩沙」島嶼,所擁有的生態多樣性與獨特性。
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島內涵蓋從熱帶到寒帶的多樣氣候,這座綠色方舟中孕育出超過四千種原生植物,豐富的原生樹木資源演化出獨特的自然寶庫,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特別在世界地球日舉辦《不可思議的森之島》新書發表會,同時也是第一本以臺灣原生樹種為主題的植物科普繪本,向社會各界傳遞對自然資源保育的重視與永續經營的願景。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拾蒔生活工作室共同策劃製作,書中結合生態科普與藝術美學,以精緻插畫與溫暖文字,從「樹的自然脈絡」、「樹的生態秘密」、「樹的生活感知」三大主軸切入,介紹原生樹木的自然特性、生態功能與人文應用。內容涵蓋地質、氣候、物候、動植物互動、林業產物與民俗智慧,深入淺出地展現臺灣森林的多元樣貌與生態定位。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近來林業保育署積極發掘在園藝、景觀與非木質產業的應用,希望讓許多有特色的植物能從國有森林深處走入我們的生活。《不可思議的森之島》不只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份傳遞自然啟發力與感動的禮物,期盼能走進每個家庭、校園與圖書館,讓全民享受臺灣森林生態系的服務價值,實踐推動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的理念。
發表會現場邀請金鼎獎科普作家「胖胖樹」及多位繪本審查專家共同出席,分享製作歷程與對臺灣植物多樣性的觀察。同時亦會將《不可思議的森之島》贈送至全臺各地圖書館作為教育推廣用書,鼓勵親子共讀,成為推動認識島嶼植物的最佳輔助教材。
《不可思議的森之島》在會後將於國家書店與五南文化廣場正式展售,誠摯邀請社會大眾翻開繪本,走進臺灣森林的世界,一同發現這座「綠色方舟」蘊藏的奇蹟與驚喜。
相關照片
上一張圖片
1
/ 5
下一張圖片
延伸閱讀
最新消息
拉芙嵐(Dahulan)舊部落栽植原生樹苗 守護布農傳統文化地景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於5月20日攜手辦理百人淨溪植樹活動,地點位於濁水溪集鹿大橋上游濱溪灘地。活動也邀集致力於外來種移除的單位與學界,以及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透過移除外來入侵植物銀合歡、清除垃圾,並種下山芙蓉、臺灣櫸、水柳、苦楝、九芎等原生植物,營造多樣生態綠地,提升石虎、穿山甲、草鴞等野生動物棲地,發揮濱溪生態廊道功能。 為配合去(113)年因違規使用而收回的該區域,南投分署自去年11月起推動生態造林,復育約4.29公頃河灘地,栽植原生喬灌木及草本植物逾4,500株,並於今年5月20日擴大辦理本次活動,實踐河岸自然重建與棲地復原目標。 事實上,去年7月即已由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第四河川分署召開溪流與野生動物棲地保護會議,凝聚各界共識,未來移除銀合歡與相關工程作業將儘量避開3至8月的野生動物繁殖季;第四河川分署也承諾,不再核准已成林自然綠帶區域之放租申請,以保障野生動物棲息安全。 南投分署近年積極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劃設6條區域保育軸帶,串聯丘陵、溪流、農地等生態系,其中濁水溪保育軸不僅對上下游連結、整合「森川里海」系統具有關鍵作用,亦是多種野生動物的重要棲地。此次跨機關合作及民間參與的復育行動,正是綠網理念的實踐,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夥伴參與,攜手打造全民共好的生態家園。
2025/05/26
最新消息
消除外來威脅,種下永續希望─ 520百人淨溪植樹行動,共同復育生態家園
[南投分署] 為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生物多樣性研究所與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於5月20日攜手辦理百人淨溪植樹行動,在濁水溪集鹿大橋上游濱溪灘地,共同移除外來入侵植物銀合歡、清除垃圾,並栽植山芙蓉、臺灣櫸、水柳、苦楝、九芎等臺灣原生樹種,營造4.29公頃多樣化棲地,打造石虎、穿山甲、草鴞、食蟹獴等野生動物可利用的生態綠帶,實踐河川生態廊道功能。 此次行動不僅集結南投分署與生研所、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等公部門,也邀請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活動選在象徵「我愛你」的5月20日舉行,期望以實際行動向自然深情告白,號召更多民眾關注臺灣生態,加入守護行列。 回溯去年7月,生研所與第四河川分署召開「溪流與野生動物棲地保護會議」,與公部門、學者、NGO等討論河岸植栽與銀合歡移除對野生動物影響,達成在3至8月繁殖季儘量避免施工干擾的共識。水利署也承諾將研擬兼顧防洪與生態的管理方式,並不再核准已成林的上游自然綠帶區放租申請,以保障野生動物棲息安全。 針對集鹿大橋上游違規收回地區,南投分署自去年11月起啟動生態造林作業,栽植約4,500株原生喬灌木,包括水黃皮、大葉山欖、茄苳、羅氏鹽膚木、密花白飯樹、椬梧、杜虹花等,並搭配白茅、甜根子草等草本植物,透過塊狀造林手法復育溪流生態,重建多層次棲地結構。 濁水溪流域為南投分署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六大保育軸帶之一,是串聯丘陵、農地、溪流與森林的重要節點。此次植樹復育行動正是「綠網」跨域協作的具體實踐,結合中央與地方機關、學術單位、企業及民間團體力量,強化區域生態連通性,為野生動物開闢更安全的移動與棲息通道。 南投分署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綠網平台串聯更多資源與夥伴,共同推動溪流與灘地生態的保護與復原,實踐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願景,打造全民共享的生態家園。
2025/05/26
返回列表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