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金毛杜鵑
最新消息
植樹月集點樹,藤枝植樹贈苗活動種下整排美麗原生種花卉
【屏東分署】
在植樹月的尾聲,屏東分署於藤枝國家森林遊樂區舉辦了一場別具意義的植樹活動,透過社區民眾及遊客的力量,一起在原先是外來種「澤假藿香薊」分布的步道兩側種下臺灣原生的「金毛杜鵑」及「臺灣鳶尾」,希望能藉此抑制外來種的生長,並為藤枝的春天添加美麗原生種花卉的色彩。

活動除了邀請在地的寶山社區發展協會外,也開放現場遊客報名參加,在主持人於活動開場進行植樹教學後,大家人手一個鏟子、一桶水,挖土、種樹、澆水,種下美麗的原生種,並開心的合照展示成果,連小小孩也牽著阿公認真種樹,社區夥伴更是專業級的種樹專家,一人包辦十幾棵金毛杜鵑,種完樹還能領取一株小樹苗帶回家,讓自己的家園也一起集點樹。

藤枝遊樂區正值火紅的金毛杜鵑與浪漫淡紫色臺灣鳶尾的花期,相信這次的活動也能豐富藤枝春季花開的美麗色彩,屏東分署也歡迎大家前來踏青,一睹藤枝嬌豔而多彩的春天風貌。
2024/04/12
大家植樹後開心合影
最新消息
公私協力種樹 原鄉傳統植物慶有「榆」
【南投分署】
阿里山千金榆為南投縣仁愛鄉部落傳統使用的木材原料,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與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為復育阿里山千金榆,1日在屯原登山停車場旁共同舉辦「公私協力種樹 原鄉傳統植物慶有榆」植樹活動,活動在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與精英村長陳松柏等人帶領下共種下阿里千金榆200株。
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表示,南投分署為確保阿里山千金榆的種源能來自於仁愛山區,派員進行跨年度野外母樹調查及採種,後以水選法汰除大量空包彈,再將成熟飽滿的種子播於海拔1200公尺的霧社苗圃以育苗,這些過程都由分署人員一手包辦,種出了苗木品質也非常好。
阿里山千金榆為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地區海拔高1500至2500公尺陽光充足的森林,葉片在秋冬轉黃具有觀賞價值,是臺灣紅小灰蝶幼蟲食草,其木材堅韌可供建築及製造器具,更是仁愛鄉精英村原住民種植香菇的段木來源之一。
2024/04/12
四機關共同推廣中部地區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
最新消息
跨域合作!!四機關共同推廣中部地區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
【南投分署】
台灣好新聞-記者吳素珍/南投報導
為推展臺灣山茶,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林業試驗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中部分場及國姓鄉農會,4/2日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透過機關各自的專業技能與知識,加強推廣中部地區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在生態保育前提下,發展在地臺灣山茶產業。

臺灣山茶是臺灣原生植物,因地域環境差異而有不同品系之分,中部地區主要為眉原山品系,南部地區為六龜品系,東部地區為永康品系,而屬中部地區之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經製茶後,具有特殊香氣及口感,因此擄獲不少愛茶人士的心。本次結合四個機關單位簽署合作意向書,各自發揮不同的專業,未來將由林業署南投分署進行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分布現況調查、山茶採種及扦茶苗繁殖;林業試驗所協助種源鑑定;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中部分場進行優良山茶品系篩選,協助育成優良臺灣原生山茶,並提供臺灣原生山茶製茶技術及多元化產品輔導;南投縣國姓鄉農會則協助臺灣山茶產品之行銷及推廣。

南投分署分署長李政賢表示,臺灣山茶是從110年由農業部公告新增的林下經濟品項,而南投分署從111年開始就積極地進行中部地區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苗木培育,並由所轄臺中工作站針對臺灣原生山茶分布及現況進行調查,也進行採種及扦茶苗繁殖等工作,藉由這次與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中部分場及國姓鄉農會等夥伴之合作,共同推廣中部地區眉原山品系臺灣山茶,期待在兼顧生態保育下,確保品系純正、避免種原混雜,促進中部地區臺灣山茶產業之發展,帶動山村經濟。
2024/04/12
玉山杜鵑花色將隨著綻開由桃紅色漸漸轉變為粉紅、白色,在山林間為綠色植物增加更豐富的紅白相間美麗色彩
最新消息
春暖花開正當時 合歡山杜鵑花季展開囉
【新竹分署】
合歡山為台灣中部極受歡迎高山型森林遊樂區,雖位處高海拔區域但因交通便利,每年吸引眾多愛好山林的遊客前來,尤其合歡山四季分明更顯現出獨有特殊性。在每年春季揭幕後,緊接著將迎來高山杜鵑花季,首先將由玉山杜鵑帶領綻放,花色將隨著綻開由桃紅色漸漸轉變為粉紅、白色,在山林間為綠色植物增加更豐富的紅白相間美麗色彩。
玉山杜鵑高山杜鵑之花芽形成在前一年就逐漸孕育,經歷冬季低溫刺激,到翌年春季氣溫回暖,花經由春化作用後綻開。為了適應高山嚴苛的環境,高山杜鵑擁有既硬且厚的革質葉片,表面有光亮的臘質、葉緣反捲以減少水分蒸發及禦防寒冷氣候,遊客於登山賞花之際可詳細觀察高山植物特性。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提醒遊客,上山賞花請事先做好規劃,因為合歡山森林遊樂區昆陽、武嶺及合歡山莊三座停車場,已於113年4月4日起開始收費。再加上交通部公路局中區養護工程分局持續實施高乘載與流量管制措施,請上山民眾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及利用平日時段分流賞花,避免壅塞與停車問題影響賞花興緻。

花季期間高乘載管制及流量管制措施如下:
1.管制時間:4月13日起至6月16日止,假日上午6-11點。
2.管制地點:西端管制點為台14甲線18k翠峰管制站;東端管制點為台 14 甲線 41k 大禹嶺與台 8線110k路口。
3.高乘載管制:搭乘3人以上小客車開放通行,大型重機、機慢車、客運接駁車及乙類大客車不受限制。
4.流量管制:高乘載管制期間會視合歡山壅塞情形,每10分鐘放行20輛。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李分署長政賢歡迎民眾上山賞花,也特別提醒適逢梅雨季,請注意天氣及交通狀況,步道雨後濕滑,需特別小心行走,另高山日夜溫差大,夜間氣溫有時會降到10℃以下,因此禦寒衣物及雨具不可少。此外,請民眾力行無痕山林,珍惜合歡山生態景觀,垃圾請自行帶下山。相關旅遊訊息請電洽合歡山國家森林遊樂區049-2802980及洽臺灣山林悠遊網http:// recreation.forest.gov.tw查詢
2024/04/12
圖3.阿禮當歸_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黃啓俊攝)
最新消息
臺灣當歸新物種的發現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當歸為重要藥食同源植物,臺灣有野生當歸嗎?答案是肯定的,從海濱到3千多公尺高山都有野生當歸蹤跡,不但數量多,種類也多而複雜,為了釐清該屬植物各種之分類地位,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及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檢視臺灣野生當歸屬植物,並進行全臺可能分布地調查與採樣。研究結果顯示,臺灣當歸屬共有7個分類群,其中包含1新種及1新紀錄種,分別為新種阿禮當歸 (Angelica aliensis) 及新紀錄種毛當歸 (A. pubescens),並將此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 (Botanical Studies)。

繖形科當歸屬植物在臺灣的分布廣泛,可由海邊到3千多公尺之高山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然因外部形態多變及棲地重疊,常有錯誤鑑定的情形。為了解決其分類問題,研究團隊進行全臺當歸屬植物大調查,對所有可能分布地進行調查並採樣,將材料帶回研究室進行形態特徵檢視,壓製成標本收藏及抽取植株DNA,進行形態與分子分析重新檢視該屬植物。研究成果顯示分布於臺灣共有7個分類群,其中阿禮當歸為1新種,僅侷限分布於南臺灣海拔800-1,200公尺山區,因與太魯閣當歸 (A. tarokoensis) 外型相似而被錯誤鑑定;陽明山的當歸族群過去常被誤認為是野當歸 (A. dahurica var. formosana)的物種,此研究也重新確認其為1新紀錄種的毛當歸,分布範圍除陽明山外,宜蘭及合歡山等海拔900-3,200公尺山區均有分布;真正的野當歸僅分布於新北市及苗栗山區,數量相對稀少。

物種保育最優先的事項就是確認分類地位,確認分類群可了解其物種真正的分布,方能進行物種保育及族群遺傳歧異度分析,進而擬定合適的保育策略與計畫。臺灣的當歸屬植物經此研究也顯示,不少物種野外分布狹隘,族群數量稀少,本團隊也針對該屬幾個物種進行野生族群分布調查及遺傳歧異度分析,結果顯示物種內保有較低之遺傳歧異度,未來將持續進行當歸屬其他各物種種原收集及遺傳結構分析,以做為擬定保育策略之依據。
2024/03/28
	
雙龍林道沿線疏伐木開放自由撿拾
最新消息
史上頭一遭!國有林試辦開放在地民眾自由撿拾疏伐木
巒大事業區第59林班為南投地區重點木材生產區域之一,為顧及在地部落居民權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首度試辦伐木跡地剩餘資材供在地居民自由撿拾,以維持山村社區發展。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李政賢分署長指出,過往業者承包伐木作業,一般只會將品質較好的原木運離現場,剩餘形質較差的枝梢材及廢材多半會留置林地使其自然分解,然而這些被認為沒有價值的木材卻是很好的文創材料,如果好好利用,往往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價值。本次試辦公告即是讓這些看似沒有價值的木材多一次被利用的機會,讓在地民眾能有不一樣的創作資源。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本次試辦開放設籍於伐木跡地周邊部落(南投縣信義鄉人和村、潭南村、地利村及雙龍村)之民眾自由撿拾雙龍林道1K至2.5K沿線之枝梢材及廢材,開放撿拾期間為113年3月20日至4月3日之上午9時30分至下午3時30分(例假日不開放),民眾只需攜帶身分證即可到場撿拾,但不得使用機具撿拾。
南投分署進一步表示,民眾撿拾之剩餘資材可直接攜回,無須至檢查站進行登記,但撿拾之木材只供自用等非營利用途為限。民眾如針對本次公告撿拾內容有相關疑義,可以洽本分署丹大工作站(電話:049-2741096)詢問。
2024/03/25
	
民眾踴躍領苗
最新消息
復育大肚臺地淺山保育軸帶 建立防火林帶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種下原生樹種 串接生態廊道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攜手臺中市政府及在地機關、NGO團體、第一商業銀行及在地義消等500餘人,在今天(3月9日)上午辦理「一起集點樹」植樹及贈苗活動,種下豆梨、青剛櫟、白肉榕、狗花椒、台灣薔薇等13種逾百株中部地區原生樹種,現場並贈送土肉桂、厚殼樹、烏桕等6種共600株樹苗,民眾踴躍領苗,一起綠美化家園。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表示,植樹區域位在第1404號土砂捍止保安林,在民國前一年時編入,存在已超過百年,以防止砂土崩壞保護著鄰近村落及道路安全,但是此區域同時也是森林火災高風險區,面對解決大肚臺地野火的議題,該分署選擇種植白肉榕等防火樹種,建立防火林帶,並栽植大肚臺地特有、目前族群數量稀少被列在易危等級的狗花椒,大肚山地區分布的台灣薔薇,原生樹種灰木、厚殼樹等,以保護環境生態及生物多樣性。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張弘毅分署長致詞時表示,這次選在大肚臺地淺山保育軸帶植樹,盤點種植面積約2.5公頃,未來可種植近4,000株原生樹種,今天植樹活動規劃小面積種植,以復育原生植群生態,除了進行族群保存外,連續的植被棲地也是動物利用通行的通道,根據調查此軸帶是保育類石虎的潛在棲地,軸帶東側與烏溪流域保育軸帶相鄰,可以將石虎生態廊道串聯起來,擴大石虎可利用及活動的棲地範圍。
3月植樹月期間,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規劃辦理多場次贈苗活動,今年特別設計了手繪風格、融合五感體驗的樹苗小卡,除了介紹樹種特性、栽植要點外,15種樹種小卡收集完成還能拼接成「TrEE」字樣,歡迎民眾「一起集點樹」。相關資訊請至該最新消息查詢,提醒民眾自備環保提袋盛裝樹苗,並於前往活動前確認活動資訊。
2024/03/25
113林業保育署贈苗活動海報
最新消息
一起集點樹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3/20贈送樹苗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訂於113年3月20日(星期三)上午9時於臺北希望廣場舉辦贈送樹苗活動,今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特別挑選臺灣原生細葉山茶、金毛杜鵑及月橘等苗木,邀請民眾一起種樹,營造更多都市綠意環境,提供動物棲息地。

  三月是春暖花開季節,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全臺各地舉辦植樹月系列活動,邀請國人一同種樹護林、營造綠地。其中署本部將於3月20日在臺北希望廣場舉行贈苗活動,現場會提供臺灣原生細葉山茶、金毛杜鵑及月橘苗木約1,800株。為結合公益環保,請領苗的民眾自備環保袋,兌領1株苗木需要3張113年1至3月發票,每人每種苗木最多兌換1株,所募發票將全數捐贈財團法人創世社會福利基金會。活動自上午9時開始至苗木贈完為止(8點半將發放號碼牌),活動當天在排隊過程中可以動手體驗10種不同栽培介質間的差異,了解不同介質對植物根系生長影響,作為搭配不同土壤時參考,寓教於樂,讓民眾獲得全方位的種樹、護樹知識,歡迎大家踴躍參加。現場還有有獎徵答、種植小學堂等活動。

  林業及自然保護署表示,自107年啓動國土生態綠色網路建置計畫,營造臺灣生態廊道,以健全生態系之完整性和連結性,而植樹造林是最適合串連生態走廊的方式,邀請所有國人親手參與植樹,讓環境保護、生態營造落實於生活之中,讓大家能一起營造美好的環境,也為地球減碳盡一份心力。民眾在領取後應盡早規劃栽植,方能讓樹苗更加茁壯,營造居家綠色環境,為自己及後代子孫營造一個理想生活環境,亦結合國際森林日精神。

  此外,三月份全臺各地區分署也都有系列贈苗活動,活動詳情可至臉書粉絲團「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查詢。也可參考「植樹月贈苗活動一覽表」(如有異動會以紅字標示,出發前務必再次確認資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贈苗日期及活動地點:3月20日上午9時於臺北希望廣場(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30號對面)。
2024/03/18
「傳承下一個百年 植樹羅東林場」 3月10日活動一覽
最新消息
「傳承下一個百年 植樹羅東林場」 3月10日將熱閙盛大舉辨
【宜蘭分署】
三月春來好種樹,不論林業相關或是地方單位都熱烈展開植樹活動;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以往每年都會主辨或與地方單位、社區、團體合辨植樹及贈苗活動,邀請民眾種植適合在地社區的原生樹種,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森活圈。

今年配合羅東林場100年,宜蘭分署訂於3月10日(星期日)在羅東林文化園區擴大舉辨「傳承下一個百年 植樹羅東林場」活動,並安排有贈苗、市集、集章、闖關抽(換)好禮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傳承下一個百年 植樹羅東林場」活動當日(9:30-10:40)宜蘭分署將聯合今年在宜蘭縣內合作植樹節活動的各個單位一起進行啓動及植樹儀式,並有社區林業績優社區頒獎,歡迎民眾共襄盛舉;也可以參加里山市集(8:30-16:00),購買當地時令友善農產品及文創商品,同時可以消費集點兑換滿額禮;想要春季植樹的民眾可以参加9:30開始的贈苗活動(憑113年1-3月3張發票兌換1株苗木,限領3株),也歡迎民眾熱血響應捐血贈苗。為了來園區不空手而歸,同時賞遊林業文化園區(9:30-16:00)可以參與一起集點樹「滿點樹 換(抽)好禮」活動,持集點卡完成(1)種子的長大旅行闖關活動、(2)義美吉盛森藝館、(3)日光山森林茶書苑、(4)製材專賣所(國產材專賣店)、(5)木育森林館等完成5關集章,粉專按讚即可參加抽獎,並可兌換紀念品或享受消費折抵優惠。

為了讓民眾更加認識種子,在園區精緻及熱門的樹民種子屋辨理4場次限額及收費的種子DIY,製作成討喜的貓頭鷹吊飾(每人收費100元,9:00、10:00、14:00、15:00各一場,每場15人,開場前15分鐘報名)。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前身為1924年所成立的營林所羅東出張所, 在地通稱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今年邁入100年,過去每年植樹月在此都會舉行盛大的植樹月活動,並張貼植樹標語,推廣其重要性,因此今年3月10日舉行的「傳承下一個百年 植樹羅東林場」將熱閙盛大舉辨,延續林業永續經營,讓民眾看見森林生態多元發展與惠益。
「植樹月贈苗活動一覽表」:https://reurl.cc/Qeovep
(如有異動會以紅字標示,出發前務必再次確認資訊~)
苗木數量有限,先看看是否有適合種植的地方再領取喔~
2024/03/05
	
1130309區域植樹主視覺海報
最新消息
織片國土綠網 一起集點樹
【花蓮分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一年一度的植樹月系列活動自3月1日起啟動,共規劃18場植樹及贈苗活動,多達9種樹種、逾9,300株台灣原生種樹苗,等您用發票來兌領!最令人期待的區域植樹活動「森市集x希柏市集」也將於3月9日(六)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在國福大橋西側南岸辦理,邀請鄉親一同參與,響應建置國土生態綠色網絡,「一起集點樹」累積種植小樹苗匯聚成大森林!

花蓮分署表示,今年主題「一起集點樹」,「樹」取「數」的諧音,透過系列活動深植民眾愛林保林觀念,如同購物「集點」,一點一滴累積並落實植樹行動,成就最友善生態及人類的環境。倡導透過小面積的環境綠化,結合共同集點概念,實質貢獻於生態環境,提供生物優質棲地,讓林業及自然保育永續發展,以因應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加劇之威脅。

今年活動呼應2024國際森林日「森林與創新」主題,營造臺灣生態廊道,串接生態廊道內生命線,以促進生態環境永續發展,種植樹種亦配合國土綠網計畫,以原生樹種為主。區域植樹現場還設有「森市集」宣導攤位,打造「森市集」品牌,用簡單易懂方式宣導國土綠網的重要概念及計畫執行成果,民眾可持闖關卡集點,集滿5個印戳,即可兌領宣導品1份及1株苗木;除宣導攤位外還有花蓮知名希柏市集,帶來在地小農有機農產,一次滿足知識饗宴,好吃好玩更好買!

贈苗活動自3月1日起,分別發贈牛樟、土肉桂、青楓、鐵冬青、田代氏石斑木、桂花、臺灣海棗、硃砂根及山櫻花等9種苗木,硃砂根與山櫻花僅限於3月9日國福森市集活動及3月22日中正路麥當勞前捐血站活動提供。民眾準備3張紙本發票即可換領1株樹苗,所得發票將全數捐贈花蓮地區慈善福利團體。另外,3月16日在遠東百貨前和平廣場的贈苗活動,鼓勵民眾捐贈雲端發票,首度與國稅局花蓮分局合作,民眾只要帶手機就可輕鬆捐發票兌領樹苗。贈苗各場次詳細資訊,可上花蓮分署官網及臉書粉絲頁查詢。
2024/03/05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