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潭南國小愛林保林宣導
最新消息
乾燥季節將至,護林防火從小扎根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是臺灣中部地區乾燥季節,且近年受極端氣候影響,旱澇甚是分明,發生森林火災之頻率及規模均日益上升,常讓林務及警消人員疲於奔命,並造成林木生態資源及人民生命財產之大量損失。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為推廣保林愛林護林的環境理念,分別至信義鄉丹大區雙龍、潭南、人和、地利等四部落之國小進行「校園愛林護林保林」環境教育宣導,參與學童達140人次,透過生動活潑的教案解說,把保林愛林的觀念散播在國家的幼苗上,期能將森林守護的觀念向下扎根!
林業保育署自103年開始針對轄內國小進行「校園愛林護林保林宣導」,向學生傳達愛護森林的觀念與森林防火意識,瞭解森林除了提供生產木材之經濟價值外,還有國土保安、水源涵養、水土保持、淨化空氣、維護生物多樣性、節能減碳、森林遊憩等多種重要功能,灌輸下一代森林資源多元永續利用觀念;另為提升部落學童之參與感及互動,除採用其所屬校園及部落周邊森林為案例,並透過有獎徵答贈送森林護管員積木等宣導品方式,讓學童更加認同防範盜伐與森林火災之重要性,啟發學童自身「愛林護林保林」的觀念,從而身體力行並分享傳遞給父母等家庭成員,將守護森林的理念向下扎根及向上蔓延。
南投分署提醒民眾出入山林地區應小心防火,請勿隨意引火、抛棄煙蒂,避免森林火災發生,如違反引火規定者,最高可處60萬元罰鍰;且不論放火或失火、燒燬他人或自己森林,涉案人均需負刑事和民事上的責任,最高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民眾如發現森林火災,請儘速撥打免費電話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首位通報森林火災者可獲新臺幣五千元之獎金,一起共同維護國家森林資源。
2023/11/06
東眼山夕陽(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最新消息
秋高氣爽的季節 北台灣森林遊樂區等您來暢遊
北台灣秋遊景點大公開!揮別炎熱的夏天,迎來涼爽的秋天,適合出發來個小旅行,讓森林芬多精療癒身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今年特別為轄屬內洞、滿月圓、東眼山、拉拉山及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拍攝形象影片,介紹各森林遊樂區獨特美景及特有動植物種,歡迎國人走進森林、傾聽內心,享受自然的律動,現在就安排假期出遊吧!
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
園區位於新北市烏來區,距離新店只需不到1小時的車程,是從繁忙的都市生活親近山林的好去處,區內孕育了豐富的蕨類及著生植物,走一趟觀瀑步道,感受森林陰離子饗宴,同時近全線AC鋪面的步道,特別適合全齡樂活一同前來造訪,沿著之字形山徑蜿蜒而上,在陽光穿過交錯的枝葉間,探尋秋天的奼紫嫣紅。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園區位於台北都會區南側(新北市三峽區),適合都會居民假日前來放鬆遊樂,海拔高度介於300-1,700公尺之間,年均溫為20度,日夜溫差小,氣候涼爽宜人。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常見赤腹松鼠穿梭枝枒間,蚋仔溪貫穿整個滿月圓園區,是適合大眾親近的自然生態樂園,更是秋季觀賞變葉植物,享受森林浴的好所在。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東眼山的三角點1,212公尺為小百岳之一,園區早期為伐木林場,大面積種植柳杉、杉木、台灣杉,形成現今蓊鬱的人工林,在知性步道除了讓森林療癒身心之外,還可以在這裡看到早期的集材機、索道、台車等林業機具,在雲霧迷濛的林木之間,以國產材柳杉打造的裝置藝術,為遊憩必去的打卡景點,而入秋後的東眼山,林道上的楓葉染上一片紅黃色的地毯,是賞楓浪漫約會的絕佳去處。
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位處中海拔霧林帶的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區內紅檜、台灣扁柏形成的巨木群,是北臺灣最佳親近巨木的觀賞點,園區亦為各種野生動植物之重要棲息環境,臺灣藍鵲、黃腹琉璃、臺灣野山羊等,是北部中海拔山區極具代表性之森林生態系,非常值得前來探訪,秋天到訪拉拉山,能欣賞楓紅陪襯的雲海景緻,不容錯過!
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
終年雲霧繚繞的觀霧森林,海拔約1,400~2,500公尺,有許多落葉性的闊葉植物,在秋天來趟觀霧,可以欣賞台灣紅榨楓焉紅繽紛,當晴空萬里,就能看見由雪山山脈主峰與大霸尖山相連而成的聖稜線,壯麗且引人入勝。
2023/11/06
森林劇場入林儀式(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提供)
最新消息
好事成雙 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意象及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回森林家-仿生之森』囊括美國謬思大獎
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s(IAA)主辦2023美國謬思大獎(MUSE Awards)日前揭曉,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入口意象及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回森林家-仿生之森」雙雙囊括2023年設計類(Muse Design Awards)鉑金獎及創意類(Muse Creative Awards)金獎殊榮肯定。
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104年受蘇迪勒颱風重創,歷經多年的復原整建,經過充分的討論,最終作品主題以「無限符號」、「無限想像」為發想,取自園區著名地景內洞瀑布型態特色,將瀑布從山頂傾瀉而下的優美拋物線透過雕塑外觀呈現,並在瀑布傾瀉之中融入園區內常見的鳥類、蛙類及植物等豐富生物種類,如灰喉山椒鳥、台灣藍鵲、朱鸝、台灣紫嘯鶇、翠鳥、水鴨腳秋海棠、闊葉樓梯草、姑婆芋、烏來杜鵑及翡翠樹蛙等物種,同時將原住民泰雅族圖騰交織其中,展現園區特殊的生態環境與人文風情,寓意內洞園區生生不息的生態與人文傳承。意象啟用迄今吸引到訪遊客每每駐足拍照打卡紀念,並於今(2023)年由當時的陶藝製作團隊送件參賽,榮獲美國謬思設計獎(Muse Design Awards)最高殊榮-鉑金獎的肯定。
意象獲獎的同時,還有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自107年為自然教育活動開啟嶄新體驗型態的「回森林家」主題活動,策辦概念從107、108年森林慶典、109年環境博物館,逐步帶領遊客打開身體五感,發現探索山林自然內涵,延續至111年更是首次結合藝術表演活動,將整座森林幻化為森林劇場,以動物仿生學為主題,當參與者佩戴上為活動設計的口罩或服飾,學習為此次活動量身打造的「入林十式」森林語言,並踏入東眼山這片美麗自然的森林起,參與者就是森林的一份子,跟隨著仿生表演者的腳步,每一位參與者可能是臺灣野兔,也可能是忙著構築巢穴的藪鳥,又或者是翩翩起舞的蝴蝶或伺機而動的蜘蛛,這樣的主題規劃開創了國內自然探索活動的新高度,徹底改變參與者對自然的理解,成功拉近與自然互動的關係,同樣於今年榮獲美國謬思創意獎「沈浸體驗類」金獎的肯定。
2023/11/06
	
《看見自然的律動》常設展榮獲2023 美國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鉑金獎殊榮
最新消息
雙國際獎項閃耀鰲鼓濕地 看見自然的律動展翅海外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轄屬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常設展—《看見自然的律動》獲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23以及 2023 美國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鉑金獎雙獎最高殊榮!
被列入世界四大設計獎項之一,有「東方設計奧斯卡獎」美譽的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日前公布2023年獲獎名單,今年共有5,447件作品參賽,在經由多位專業國際評審評選後,《看見自然的律動》獲得評審團肯定從中脫穎而出:「將大自然的保育以『保存其文化,並與之共存』這樣的理念呈現,是一項非常具有使命感與大量努力付出的規劃。」。
美國繆思創意獎(MUSE Creative Awards)是表彰傑出創意、設計和創新的先趨,每年超過6,000個參賽作品,同時也是展示全球建築、室內、交通運輸、產品、包裝、照明、概念和景觀設計領域新星的設計舞台。本次《看見自然的律動》參賽更是獲得最高獎項「鉑金獎」,將設計思考導入生態環境保育,並與之共存的展現方式。
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自101年啟用開館迄今約11年,是遊客進入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主要入口與旅遊資訊中心,該館二樓常設展係介紹鰲鼓濕地森林園區的環境特色與發展沿革,並以「生態景觀教育」為展示定位。嘉義分署為使遊客耳目一新,110年8月委託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設計及製作《看見自然的律動》系列展示,並於111年12月鰲鼓濕地十週年慶正式開展,展覽以鳥類生態與在地人文為主軸,分為「流動之地」、「候鳥的旅行」、「鰲鼓的新生」、「夏夜旋律」、「當我們傍水而生」、「遊走鰲鼓」六大單元,融合地景、多媒體與互動教具與裝置等多種元素,創造如繪本般的感官空間,將鰲鼓的鳥類生態、在地人文描摹得細緻入微,帶領遊客穿梭虛實、走訪鰲鼓濕地森林。透過「友善設計」將大量的專業知識轉化為互動內容,提供適合全年齡觀展的空間,打造「展開鰲鼓濕地探索之旅」最佳起點的展覽。為深化解說導覽,嘉義分署並與在地獲得認證的鰲鼓濕地解說員攜手,由在地人說在地事,使遊客品味鰲鼓濕地生態保育的感動。

《看見自然的律動》
展覽地點|鰲鼓濕地森林園區東石自然生態展示館二樓
指導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主辦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執行單位|宜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顧  問|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
2023/11/06
	
宜蘭分署為參加夥伴介紹壯圍加留沙埔海岸保安林生態環境及植樹計畫
最新消息
加留沙埔植樹造林—林業保育署攜手萬海造樹海
為推動森林及環境資源復育工作,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萬海航運股分有限公司於今天(112年10月26日)共同舉辦「加留沙埔保安林」植樹活動,為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公私協力營造加留沙埔海岸林,保護耕地及居家安全
  位於宜蘭縣蘭陽溪以北的頭城、壯圍海岸一帶的加留沙埔飛砂防止保安林,之前受颱風侵襲等因素形成空隙,為加強海岸國土保全,防止飛砂、風害並保護後方耕地及居家之安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積極進行海岸林複層林營造及栽植工作。
  林業保育署表示,因應國際環保及減碳趨勢,近年來企業及政府積極造林,除致力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各企業積極參與ESG永續經營、關注環境生態與企業社會責任。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自111年起,與林業保育署5處地區分署簽訂認養造林契約,捐贈約5,800萬元,認養造林面積約95公頃,種下20萬棵樹,對於造林工作的推動,提供了很大的經費挹注及支持,特致上感謝之意。

政府與民間攜手淨零,打造環境與經濟共榮的福爾摩沙寶島
  為因應2050淨零目標,林業保育署積極推動相關施政:為達成117年木材自給率5%之目標,透過友善環境之臺灣林業永續經營作業模式,規劃疏伐計畫,藉由疏開林冠、增加生長空間,以增加碳匯、提高林木形質生長;另規劃建置「公司團體參與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專案媒合平臺」,媒合企業與國、公、私有地地主,以公私協力方式參與森林經營或自然棲地等維護工作,初期規劃11種專案類型,盤點業務轄管範圍之各類型專案並公開徵求企業參與;此外,為協助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取得碳匯,目前已建立專案申請減量額度之「造林與植林碳匯專案活動減量方法學」外,另研擬「森林經營」及「竹林經營」碳匯方法學,後續將提送環境部審議。
  我國淨零排放路徑,以「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及「提高國產材利用」做為三大增匯策略,而造林及撫育作業,即是「增加森林面積」及「加強森林經營管理」策略中重要的工作項目,藉由企業認養或參與專案媒合平臺,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達到2050淨零排放目標。
2023/11/06
竹東宿舍區212號、214號林林種種展覽,歡迎蒞臨參觀(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拍攝
最新消息
林業保育署竹東宿舍區第一期整修後開放 『林林・種種』展覽熱鬧開幕
林業保育署竹東宿舍區第一期整修工程歷經兩年時間,已於近日完工修復竹東鎮東林路148巷32號、34號日式木造建築及中正路212號、214號水泥加強磚造兩層建築,在秉持修舊如舊原則下,重生的嶄新空間開幕剪綵,29日由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副分署長劉忠憲、立法委員林思銘辦公室秘書陳華芳、王婉諭辦公室執行長陳瑞榆、新竹縣議員彭余美玲、鄭朝鐘及竹東鎮鎮長郭遠彰、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國稅局竹東稽徵所等相關機關代表與關心竹東在地發展的林業耆老、地方文史工作者等約60人,一起鬥鬧熱,共同揭幕。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夏榮生分署長表示基於重要林業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政策,自109年起委託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完成竹東宿舍區的調查,且為聆聽在地居民聲音召開地方說明會廣納居民意見再進行規劃,並接續於110年啟動第一期整修工程。第一期工程整修後林業保育署竹東宿舍區將階段性、逐步對外開放,讓大眾能親近及認識竹東宿舍區。
為讓大眾更加了解竹東林業文化及林場生活,新竹分署委由在地協會台灣文化響起協會辦理「林林・種種」展覽,藉由展覽活動聚焦在地情感,作為發展竹東林業文化的小種子,透過航照圖發現地景變化與竹東鎮發展相依性、藉由老照片的鋪現融入林業時光的長廊,讓大眾有機會一窺竹東僅存的林業地景,以及聽聽竹東宿舍區內林業耆老的林業生活經驗。
「林林・種種」展覽自112年10月29日起至12月29日止連續2個月於竹東宿舍區展開,週末期間有駐點解說並與民眾互動,亦可預約林業路線導覽,歡迎大家來體驗,一起認識竹東林業及進入林業文化的世界。

~活動資訊~
「林林・種種」展覽
展覽地點: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竹東宿舍區
(新竹縣竹東鎮中正路212號、214號,竹東鎮東林路148巷32號、34號)
展覽期間:112年10月29日-12月29日每週四、五、六、日 10:30-15:30
112年11月26日《自然共好市集》一日限定
歡迎預約導覽,洽台灣文化響起協會0933-689064 余先生
2023/11/06
林業叢刊第301號:都市裡的森林實驗課
最新消息
林業叢刊:第301號,最新上線!
林業叢刊第301號 都市裡的森林實驗課——韌性都市林實作全紀錄,歡迎下載閱覽。
2023/10/25
林華慶署長與認證森林療癒師合影
最新消息
首批森林療癒師獲授證 引領民眾五感沉浸山林 開立自然新處方
森林療癒是應用森林環境,增進健康的自然照護方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建立森林療癒培訓平臺及制定森林療癒師認證制度,自110年3月30日正式推出「林業保育署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迄今已有34位參與者完成課程及實習。林業保育署24日舉行授證儀式,獲證的森林療癒師,將引領更多民眾以五感沉浸山林,開立增強身心靈健康的自然新處方,也讓想體驗森林療癒的民眾更有保障。

建立培訓平臺 制定認證制度
  林業保育署表示,近年隨著現代醫學進展,以及芬多精、負離子等環境因子對於健康促進的研究發現,森林環境對於健康之益處,包括紓解壓力、改善睡眠品質、提升免疫力等概念廣為人知,全球多個國家政府或民間單位正推動森林療癒,作為促進國民健康的保健預防或輔助治療方式。林業保育署委託台灣森林保健學會收集國內外森林療癒培訓課程,參考園藝治療師認證制度,建置臺灣專屬森林療癒課程,110年推出的「林業保育署森林療癒師認證培訓平臺」(https://www.twforesttherapy.org/),提供線上核心課程、實體活動課程(必修課程60小時,四大模組各15hr,選修課程15小時)以及隨隊與帶隊實習等,平臺註冊人數業達3,042人。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指出,森林療癒包含人、場域與活動三元素,從事森林療癒活動,除優質的森林場域外,引導與陪伴民眾進入森林體驗療癒活動的人員是最重要的關鍵。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森林療癒師,才能規劃出符合參加者需求及特色的療癒活動;因此推動森林療癒師認證,除確保國內森林療癒活動的品質外,未來將對接國民旅遊、醫療長照等需求,發展具臺灣山林特色的健康產業。
2023/10/25
原台東市第1公墓內1棵由台東縣政府列管保護的欖仁樹,挺過無數颱風,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2年10月14日
最新消息
挺過無數颱風 台東唯一列管欖仁樹再昇華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4日電)原台東市第1公墓內1棵由縣府列管保護欖仁樹,9月挺過颱風海葵摧毀、日前小犬颱風強風,樹身雖然光禿禿,但主要枝幹依然無損,近期再度冒出翠綠枝葉。

台東市信義路底近臨海路外環道停車場旁,這棵站在海邊第一排的欖仁樹,挺過以往造成台東無數樹木遭連根拔起的颱風,從莫拉克、尼伯特,到近期的海葵、小犬過後又是脫胎換骨,這幾天長滿翠綠樹葉,陽光照射下容光煥發。附近居民說,20年前公墓遷移,怪手整地將地面上樹木、墓碑都被遷移,不知為何僅留下這棵樹,訪查目前台東市公所人員也沒人知道原因。大樹因為不在道路旁,附近沒有電線桿和住家,幾乎未曾遭公務機關修剪過,僅靠近燈柱旁小樹枝被鋸掉,保留完整樹幹和樹形。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林務科長李志鵬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欖仁樹高12.6公尺、圍寬3.72公尺、樹幹直徑1.18公尺,樹齡70年,目前是台東縣政府列管保護樹木。李志鵬說,此處早期為台東市第1公墓,除了清明掃墓平日少有人前往。第1公墓遷移後當地規劃為海濱公園,目前為環保局停車場,周遭草皮,則成為市民運動好地方,民眾運動健身,徜徉草皮享受海天一色景緻。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諮詢專家陳正豐表示,這棵樹未經大幅修剪相當難得,台東縣政府沒有修剪是正確的,「真的太幸運了」、「這棵樹很幸福」。他說,欖仁本就是台灣原生樹種,透過醫治現有病害等健康檢視,再加上正確嚴謹修剪,過長樹枝優先微量修剪,做好防病醫藥處理,這棵樹很有機會成為台東極具特色的正確指標樹種。(編輯:孫承武)1121014
2023/10/25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秘書鄭鈞謄致贈感謝牌予檜山坊創辦人黃素秋、總經理李清勇,謝謝企業連續3年大力支持政府造林工作
最新消息
企業持續善的循環 永續臺灣”森”命力
為支持檜山坊「取之於林用之於林」的精神,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秘書鄭鈞謄今(17)日與檜山坊創辦人黃素秋、總經理李清勇等人,在該公司今年度捐款贊助的臺南市南化區國有造林地刈草除蔓並豎立認養牌誌,以行動永續臺灣”森”命力。

嘉義分署指出,檜山坊前二年認養的造林地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種植香杉、臺灣肖楠及臺灣欅,今年認養的林地位於臺南市南化區,屬泥岩地形及海相沈積地層,易被雨水沖蝕滑動且鹽分高,植物生長不易,故選擇種植耐貧瘠、乾旱及鹽性,對環境適應力強的黃連木,其成材紋理緻密,質地堅硬,可做為建築及工藝材料,邊材也可做為黃色染料,是臺灣闊五木及森林法所列12種貴重木之一。總經理李清勇對該分署選擇原生樹種、適地適種的森林經營方式,表達高度的認同,他同時表示該公司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第12項「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目標,並深信人類必須與大自然共存,身心靈才能得以療癒,以天然、環保、森呼吸做為品牌宗旨,積極投入檜木原木腳料及木屑環保再利用,生產檜木香氛,實施空瓶循環計畫,取得產品碳足跡認證等,分階段捐款植樹實踐「碳中和」,藉以落實CSR企業社會責任。

嘉義分署表示,企業捐款認養造林是以環境、社會、治理(ESG)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行動。在環境面,有助於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提供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增進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在社會面,認養造林可提供當地居民就業機會,促進社區持續發展,改善其生活質量及增進環境保護意識。在企業治理面,可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良好治理原則,並向利益相關方證明其對環境和社會的承諾,因此相當重視檜山坊以行動落實ESG概念的認養造林行動,也歡迎各界一起參與認養造林,為地球盡心力,詳情可上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官網查詢。
2023/10/24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