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全國最大花「疣柄魔芋」
最新消息
復育一年 新埤鄉「疣柄魔芋」長比人高
〔記者陳彥廷/屏東報導〕瀕危植物「疣柄魔芋」棲地日益減少,林業署屏東分署決定新埤鄉保安林復育,一年來已有六十五株復育成功,屏東分署於8月11日舉辦「工作假期」,為園區圍起觀賞用步道,避免人為踩踏折損,林業分署長楊瑞芬說,未來除了生態旅遊及環境教育,也希望能成功研發出在地特色的加工農產品。

疣柄魔芋俗稱「雷公屁」,為台灣原生珍貴稀有物種,早年屬常見物種,因常會被當雜草清除,它的花朵如同麵包,花徑可達三十公分、高五十公分,是全台最大花朵,因顏色暗沉且會飄出惡臭,與一般印象中的「花」大相逕庭。
新埤鄉目前有建功社區發展協會及村長孔德成投入復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去年也在新埤國中對面禁山保安林種植三十株魔芋。
屏東分署長楊瑞芬表示,「禁山保安林」為水源涵養保安林,豐水期有湧泉,以往也有全台特有種疣柄魔芋,去年新埤鄉建功社區發展協會已認養一.三三公頃範圍,做為長期復育及保育野生魔芋基地。
為避免民眾在復育區行走不經意踩踏到魔芋,屏東分署在園區規劃M字形步道,運用圓形木柱作立樁並以粗繩串聯,讓民眾能依動線行走並保護野生魔芋生長空間。
2023/10/12
10月_陳超仁-外來種生物對生態之影響
最新消息
【十月市民生態講座】外來種對生態的影響 陳超仁老師
日期:2023/10/ 15(日)
時間: 下午2-4時
地點:台北市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地下2樓會議室
本場次為自由參加制,無須報名。
📖講師小檔案:
陳超仁
林務局退休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協辦單位: 臺北市市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備註:有來參與的公教人員可獲得「公教人員學習時數2小時」呦😁

近期流感確診率暴增,若有不適症狀請在家休息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
協辦單位: 台北市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
2023/10/02
	
《苔蘚兄妹》日文版
最新消息
賽夏山林神話 《苔蘚兄妹》登陸日本
繼今(112)年4月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出《苔蘚兄妹》及其英文版《The Moss Twins》繪本後,《苔蘚兄妹》日語版繪本《コケのきょうだい》於今(1)日起由Two Virgins出版社正式在日本販售,除將原繪本內美好動人的文字轉譯為日語外,更在書衣底下,增添了小小驚喜,期待讀者們在閱讀時,能發現這個隱藏版的小巧思。
  臺灣豐富的生態孕育了島嶼深厚的原住民傳統山林智慧與文化,從原住民族流傳的神話、傳說與歌謠裡,都能汲取出許多對生物與生態的洞見與運用,從中透露人與自然綿密相連的關係。而《苔蘚兄妹》這個迷人的故事,則是由賽夏族的根誌優長老,將來自於賽夏山林的古老傳說轉化為這個奇幻、冒險又動人的口傳故事,並由種籽設計繪製與編印。故事描述原本住在海裡的苔蘚兄妹嚮往著陸地,勇敢前往森林,在過程中遇見森林裡形形色色的夥伴們,展現溫暖的互動,也在賽夏族成年禮考驗的過程,與賽夏族少年有了命運的交會,進而讓賽夏族人瞭解苔蘚的特殊功能,運用在生活日常中。
  繪本之書衣、內頁畫面設計細緻,發行後大受好評,許多讀者分享其透過這簡單卻相當溫暖的故事,瞭解到與大自然共榮共好的重要性、生物間的互助,進而希望自己也可以尊重、保護森林與森林裡的一切,與萬物彼此溫柔的相待。
  林業保育署表示,臺灣的原住民族有許多富含生態哲理與山林智識的神話與傳說,但隨著文化斷鏈卻逐步流失!該署將繼續發掘更多根植於臺灣山林、饒富生態哲理,適合以繪本呈現的傳說故事,帶領大小朋友重拾人與自然的原初關係,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中英文版《苔蘚兄妹》、《The Moss Twins》繪本持續於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及日光山森林茶書苑展售中,《コケのきょうだい》則可於日本境內透過Amazon、honto、楽天ブックス等平台取得,歡迎大家跟著苔蘚兄妹一同探索臺灣的森林!
2023/10/02
綠屋頂新觀念(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最新消息
綠屋頂新觀念—植栽管理與臺灣原生植物應用
今年7月臺灣各地氣溫飆高,都會夜晚氣溫難降,推廣綠化改善都會熱島效應已成為趨勢,亞洲如新加坡、日本都在推動屋頂、建物壁面之綠化,歐洲如英、德、挪威等國並制定法規執行。國內自95年起推動屋頂綠化(綠屋頂)獎勵計畫迄今17年,為加速推動成效,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生多所)近年積極投入研究,發現綠屋頂有115科400多種植物,具生物多樣性,其中80多種臺灣原生植物適合綠屋頂栽植,可降低維護人力及植栽更新經費,值得推廣。
生多所指出,綠屋頂的效益具有節能減碳、減緩熱島效應,實驗結果顯示屋頂綠化在屋頂的表面均溫低了10℃以上,室內溫度則降低3-6℃,以室內溫度降低1℃時,約節省6%用電計算,可至少節電18%。此外,綠屋頂可以阻隔噪音與太陽輻射、減少雨水地表逕流、降低空氣粉塵、保護建築結構延長使用壽命,及增加太陽能光電板的效益,也做為都會區之生物跳島,對於都市居民,可成為都會農園生產農作物、提供休憩與園藝療育等場域,值得於都會區大力推廣。
生多所表示,臺灣位於亞熱帶,植物自然下種萌生新株是極自然的狀況,尤其禾草科、莎草科植物等2類植物,於歐美溫帶地區常為庭園刻意栽植者,但在臺灣卻是多數人眼中雜草,除之而後快。該所建議應調整綠屋頂管理觀念與做法,因綠屋頂目的為隔熱、降溫、節能,如能轉變觀念,植栽管理上接受禾草科、莎草科植物等,且認同多種植物混合栽植的多樣性草坪,利用割草機控制草坪植物高度,維持草坪視野的和諧,如此不但節省人力,更能達到建物降溫節能之功效。
生多所進一步表示,屋頂是處氣溫高、日照強、風強、土溫高、土層淺的逆境,未經改良的原種植物較園藝育種植物更能適應生長,而臺灣原生植物又比原種植物佳。該所於屋頂共試驗34種植物,其中27種適合屋頂栽植,再加上定期調查資料,至少有80多種臺灣原生植物值得推廣作為綠屋頂植栽,而提高適合栽植的臺灣原生植物比例,有助於降低更新植栽管理成本。
建議綠屋頂植栽的種類依植物屬性分為草坪、地被、草本、藤本、灌木及小喬木等6類,植栽種類及管理簡介如圖六:列舉的植物種類,部分已可在園藝苗木市場購買,部分未販售者則建議綠屋頂施作廠商可與配合的園藝商合作培育。該所期待新觀念的引進,善用適合的臺灣原生物種應用於綠屋頂栽植,讓植栽長長久久,發揮隔熱、降溫、節能功效,改善都會熱島效應。
2023/09/27
樹型優美的白水木,是重要的海岸造林樹種之一
政策推廣
培育恆春原生植物,恢復半島劣化棲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恆春中心自111年6月起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培育70餘種3萬餘株適合恆春半島生長的臺灣原生植物,今年陸續出栽,將用於剷除銀合歡後之劣化棲地造林,對恆春半島生態棲地環境改善和生物多樣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林試所指出,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為豆科含羞草亞科銀合歡屬落葉灌木至小喬木,源自中南美洲,其單株莢果產量大,種子發芽率高,植株生長快速,加上根部會分泌含羞草素,容易形成純林狀態。
1645年由荷蘭人引進臺灣,由於生長快速、萌芽力強,並可作為飼料、木材加工材料、薪炭材、紙漿等用途,曾被視為經濟樹種。到了1960年代,臺灣開始推廣經濟造林,砍除雜木林改種銀合歡藉以製漿出口,但後因造紙原料改以進口木材為主,加以銀合歡木蝨的大量發生,致使多數造林地遭棄置,到了1980年代,臺灣農牧業轉型,許多土地休耕或荒廢,加速了銀合歡的拓展入侵速度。銀合歡一旦入侵原生林,因其頑強的生長力與繁殖力,使得原生物種的生存受到強大壓力及威脅。今日恆春關山一帶滿山坡的銀合歡林,就是當年企業造林時留下的痕跡。
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洪聖峰主任說,恆春半島位處臺灣最南端,地形地貌、氣候條件和海流都非常獨特,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包括很多珍貴的原生植物。然而由於城市化及人類活動不斷擴張,恆春半島的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原生植物的數量和多樣性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中,外來入侵的銀合歡,對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了極大衝擊,嚴重威脅著半島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為改善這個狀況,墾管處積極進行銀合歡剷除工作,團隊利用專業技術移除恆春半島
林試所表示,培育臺灣原生植物及恢復恆春半島的原生植被將是一個長期和耗費巨大的任務,過程中外來入侵植物的剷除工作、特別是銀合歡至關重要,可以讓原生植物有更好的生長空間和生存環境,以增加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復原工作。通過該所和墾管處的共同努力,利用專業技術培育及栽植原生植物,將能夠有效改善恆春半島的劣化棲地,期能逐漸恢復當地原生植物和生態系統並蓬勃發展。
撰稿人:恆春研究中心 黃立彥 助理研究員
電話:08-8861157分機103
E-mail:jancyyen@tfri.gov.tw
2023/09/21
112年犬香薷於雙連埤生長情況
最新消息
循著香氣穿過雙連埤山村老屋,尋找台灣原生植物犬香薷
犬香薷的氣味,是雙連埤長輩們小時候美好的記憶。犬香薷就是在地居民口中的「痱子草」,憶起孩提時,媽媽用熱水浸泡野草幫他們擦拭身體,那香香的氣味深留在大家的記憶裡。曾經雙連埤周邊道路邊坡、林道上、田埂阡陌之間隨處可見犬香薷的蹤跡,然而隨著交通日益便利、人口外流、農耕方式改變、外來植物入侵等,犬香薷也慢慢地消失不見,直到110年林業試驗所將這份塵封的回憶再次喚醒。
為重建雙連埤「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以維持生物多樣性環境,使人類能夠持續享有穩定供應的各種自然資產,林業試驗所經過調查訪談、試驗研究,找到有發展潛力且適合栽種於雙連埤的原生植物-犬香薷,並自110年起開始進行犬香薷之育苗與人工繁殖,透過社區工作坊,讓居民認識在地原生植物犬香薷的特色,了解如何經由蒸餾取得香氣,並與在地小農合作進行小範圍犬香薷栽種試驗;111年林試所與肯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帶著社區居民學習精油知識、體驗香氣手作,並共同辦理島讀香氣小旅行試辦活動,逐步積累社區居民於操作香氣體驗課程之能力;112年林試所重新將犬香薷帶回雙連埤,並輔導在地居民進行較大面積的栽植,以萃取精油為目的,種植的田區需一年以上未曾使用過除草劑,且種植期間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等。經過三年的努力,雙連埤居民口中的『痱子草』,不僅成將成為雙連埤的代表香氣,更為當地推動友善環境耕作大帶來莫大的助力。
林試所所長曾彥學表示:「以科學為核心,實證為基礎,運用長期累積的試驗成果配合實務應用,提供不同世代、不同立場與不同價值取向的森林永續效益,是林業試驗所的願景。台灣原生植物的潛力是無可估量的,未來我們會持續致力於台灣原生植物的保護與研究,讓台灣的原生植物能逐漸展現它們的特色與魅力」。
撰稿人:福山研究中心 黎明儀 副研究員
電話:03-9228900分機102
2023/09/18
櫻石斛燦爛綻放盛花期。(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提供)
最新消息
全台野生不到200株 國家極危植物「櫻石斛」重回新北烏來原生地
臺灣素有蘭花王國之美稱,櫻石斛(學名:Dendrobium linawianum)為臺灣原生中型氣生蘭科石斛蘭屬植物,因種子無胚乳,需依賴共生菌從環境取得營養,主要附著於海拔約400至1,000 m山區原始闊葉林的樹木枝幹生長,其植株大小約25至40公分,盛花期在4至5月間,花大而豔,極具有觀賞價值,文獻記載櫻石斛侷限分布於新北烏來及苗栗南庄等地,但近年來野外調查,中部已未見其芳蹤,推測現今應僅存於烏來山區。野外成熟個體植株已不到200株,十分稀有少見。此外,石斛在中藥研究具多種功效,兼具觀賞與藥用價值,因此備受採集壓力,為《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所列的國家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植物。
林業保育署於 2018 年提出「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運用多元方法聚焦擬定七大行動策略,逐步改善因人為因素造成的棲地破碎與面臨的環境挑戰。2019年起,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在國土生態綠網瀕危植物復育計畫的架構下,加入合作團隊,負責瀕危植物的基礎研究與復育任務。2021年蘭科植物調查研究者余勝焜先生,特將烏來原生地所採種取得的櫻石斛野生植株果莢,交給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進行無菌播種繁殖與保存,經過2年多的努力,終於培育出櫻石斛實生苗。集結各界專家意見後擇定最適宜的棲位,並擬定復育栽植行動方案,終於在今年5月,讓櫻石斛重返烏來原生棲地-雲仙樂園自然繁衍,並將復育場域拓展至同位於烏來地區的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
在復育栽植行動方案中,為了讓櫻石斛小苗能安穩地固定附生於樹幹上茁壯生長,第一步需挑選森林中健壯適宜的樹木,再透過攀樹專家技術指導,由新竹分署及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夥伴以繩索攀樹技術上攀至數公尺高的位置,將櫻石斛小苗穩固栽培在青楓、大葉楠等主幹上。看似簡單的櫻石斛「上樹」任務,卻是道道地地充滿挑戰的學問。
除了原生地復育意義外也增添了解說教育宣導的效益。新竹分署表示,本次復育栽植地點之一位於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內,該區森林環境潮濕溫暖,適合蘭花生長,除了櫻石斛還有原生根節蘭等豐富的蘭科植物。區內有一條全長一公里的觀瀑步道,步道平坦好走,還是無障礙路面,尤其適合樂齡族群民眾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到森林遊樂區觀賞台灣原生蘭花之美,也期待這次保育行動復育的櫻石斛能健康茁壯,早日開出燦爛的花朵,為森林添加繽紛色彩。
2023/09/18
慢蔓藤出一方天地活動海報
最新消息
慢蔓藤出一方天地-臺灣藤蔓植物特展在墾森
森林中隱密的植群-藤蔓,是自然界中非常特殊的角色,為了與其他植物競爭有限的陽光,慢慢地以柔軟的身軀將葉片延伸至樹頂,挪出一小塊空間進行光合作用。柔和又堅韌的姿態,在直聳壯闊的樹林間,建造出獨特的生態樣式。
為讓大眾更了解生活周遭的藤蔓植物,以及其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的意義與價值,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以下簡稱屏東林管處)與林試所恆春研究中心共同合作策劃【慢蔓藤出一方天地 臺灣藤蔓植物特展】,於112年6月15日(四)在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2樓開展,展期至112年12月31日止。
屏東林管處歡迎大家的蒞臨臺灣藤蔓植物特展,除了可近距離觀看植物標本外,還可到直接與藤蔓植物來場面對面地交流,千萬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特展及講座報名詳細資訊,請至「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官方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ktforestarea/查詢。
2023/09/18
臺灣山茶苗木申請懶人包
政策推廣
屏東分署再推臺灣山茶扦插苗 林下經濟茶飄香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推動林下經濟政策,期增加林農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以確保林地永續之經營利用。屏東分署為推廣栽植原生臺灣山茶,於111年開放林農申請配售。隨著培育技術及培育的苗木數量提升,屏東分署也滾動式調整苗木配售價格,今(112)年8月1日起調整苗木配售價格,實生苗從原先的120元調降為80元,並新推出扦插苗50元,歡迎有興趣的林農依據林地狀況及預算選擇購買。

在臺灣山茶原生地之一的高雄六龜等地區,不少林農躍躍欲試,希望在營林的過程中也能複合式經營林下山茶產業。自111年開放申請至今,已有8名林農申請購買苗木,核准配售苗木數量超過2,600株,分別栽植於高雄市六龜區及茂林區的國有林班租地造林地及原住民保留地。配合苗木培育進程,屏東分署於今年8月開放配售扦插苗,並預計年底開放配售實生苗。實生苗雖然價格較高,但保留了臺灣山茶的基因多樣性,苗木型態的變異性較大,且根系發展較扦插苗完整而穩固,水分與養分吸收能力良好,整體而言,植株的生長也較為強健,林農可評估林地狀況購合的苗木栽植。

研究指出臺灣山茶容易與相近種(如人為引進栽植的中華茶或阿薩姆茶)雜交,為確保林下經濟所栽植皆為原生臺灣山茶,屏東分署委託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協助鑑定種原及培育苗木。儘管苗木售價仍略高於一般市場,但除了苗木種原有保證外,屏東分署也將成立高屏地區的林下經濟臺灣山茶輔導團,給予林農因地制宜的「售後服務」,未來所產出的茶品亦可依研擬中的相關規範,申請納入「林下良品」品牌推廣,多方面保障林農的權益。

目前臺灣山茶苗木優先提供林下經濟的林農購買,依林地類型向相對應的受理機關(鄉鎮區公所或林業保育署轄下工作站等)申請林下經濟,屆時屏東分署將視申請案件進行苗木配售。期望透過多元化的森林經營方式,讓林農有更多選擇及意願投入林業工作,共創優質的森林環境。有興趣的民眾可就近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六龜、旗山、潮州及恆春工作站洽詢相關資訊。

洽詢電話: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經營企劃科 08-7236941分機219
六龜工作站 07-6891002
旗山工作站 07-6612031
潮州工作站 08-7882647
恆春工作站 08-8892031
2023/09/13
以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的疏伐木搭建的涼亭
最新消息
成龍濕地木構涼亭啟用 國產材凝聚社區保育情感
為推廣國產材利用及國土生態綠色網絡,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學系合作,在成龍濕地以國產材搭建出適合沿海濕地環境之木構築涼亭,112年9月8日(五)上午在現場舉辦啟用揭牌活動,專家學者、木材加工業者、NGO團體、社區民眾及南投分署李分署長等30餘人在國產材涼亭伴著海風,共同分享及討論未來對於國產材利用、濕地保育及永續生態發展之願景。
次木構築涼亭原料由南投分署提供,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國產柳杉及闊葉樹的疏伐木,透過專業建築師及雲科大設計團隊,將具節能、減碳及低耗能的永續材料,在相對嚴苛的環境上設計出適合在地之木構築涼亭。整個組裝搭建過程皆由學生、在地社區居民共同完成,未來可提供當地遊客、社區居民一個休憩交流的空間。社區居民在進行生態導覽同時,也能親自介紹出他們參與搭建的國產材木構築,因此這次的計畫將來自山區的國產材和海岸濕地緊緊扣合在一起,象徵國土綠網各軸線緊密結合,守護台灣生態永續發展。
南投分署李政賢分署長表示,成龍濕地是臺灣西南沿海重要的濕地生態地景,也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在規劃國土生態綠色網絡「沿海生態軸」重要的區塊,成龍社區長期與成龍濕地共生共存,社區居民在推動濕地生態保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本次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及室內設計系合作「低碳木構築空間示範計畫」,就特別擇定成龍社區做為國產材木構空間的落腳場域,除了希望藉此推廣國產材利用,更期盼能將林業保育署國土綠網政策,持續拓展到臺灣西南沿海區域。
2023/09/13
回到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