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訊息公告
::: 首頁
訊息公告
野菜展照片
最新消息
原味覺醒!野菜展第二季 來保育小站品嚐大地饗宴
早年臺灣原住民族日常依靠山林自然資源及動植物維生,累積豐富的傳統生活智慧,其中多蘊含永續利用的精神,來到現代社會,更提供了人們重要的反思。農委會林務局與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自去年8月至12月底,在臺北市市定古蹟林務局保育小站合作舉辦原住民野菜文化特展「新野菜美學」,帶領大家認識阿美族的四季野菜種類,吸引2千多人次的民眾前來觀展,探索臺灣原住民野菜美學與智慧。有了去年成功的展出經驗,林務局與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再次攜手延續策展,自112年3月31日啟動野菜展的第二檔展覽。有別於去年靜態展示各種野菜的姿態,今年主題著重於野菜的應用,分享阿美族在料理與保存野菜的小撇步,更要帶領大家實際品嚐野菜美味、分享私藏野菜食譜,來場「原味覺醒」的野菜饗宴。
  本次展覽位於林務局保育小站,座落在臺北市金山南路二段203巷24號,前身為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員工宿舍。建築本身是以呈現林業歷史為主的日本傳統房舍,展出內容則導入原住民山林知識元素,讓民眾能在親身感受古蹟建築之美的同時,深入體會人類與大自然的永續共存之道。本次舉辦的野菜展第二檔展覽,在林務局力邀下,有「野菜教母」之稱的花蓮縣洄瀾灣文化協會理事長吳雪月再次親自策劃展出;自今年4月起,每個月都規劃不同的有趣主題,例如外省人與阿美族聯姻發展出的「外阿族」指尖料理是什麼?原住民與漢人藥用植物有哪些異同?傳統獻酒儀式Palimo的酒怎麼做?阿美族情人袋alofo如何製作?一系列的精彩內容,大家都能藉此機會在臺北就近探索。
即日起至112年7月31日為止,每週三至週日的上午9點至12點及下午1點半至5點,誠摯邀請您一起來到這個充滿檜木香氣的傳統日式建築中,深度認識臺灣原住民的山林採集智慧,細細品嚐來自大地的饗宴。也歡迎各方團體或學校預約每個月的主題活動,傾聽關於野菜文化復育保種的故事,並體驗自然素材的手作樂趣。如須預約專人導覽,可至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新野菜美學特展」發送預約訊息,或將預約資料傳送至電郵newsssmei@gmail.com。
2023/04/14
花蓮林區管理處長黃群策(右一持麥克風者),向學童說明臺灣狐蝠的保育工作
最新消息
北濱國小福木重生 移植北濱公園增添臺灣狐蝠食木
北濱公園及北濱國小為一級保育類臺灣狐蝠的重要覓食點位,近期北濱國小因校舍重建,校舍前的菲島福木經各單位協調及合作下,今(4月7日)在花蓮林區管理處、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及北濱國小師生25人的攜手合作下,將福木移植至北濱公園,為臺灣狐蝠保存重要的食源植物,同時宣導臺灣狐蝠保育重要性,提升國小學童、社區民眾的保育意識。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鄧子瑜處長、北濱國小羅彣玢校長及花蓮市民生里吳明崇里長皆蒞臨支持福木移植與友善狐蝠的宣導活動。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鄧子榆處長表示,花蓮縣政府相當重視臺灣狐蝠的保育,近來積極推動「美崙溪二級海岸保護區」的劃設,目的即是在於保護珍貴稀有的臺灣狐蝠,未來區域內的相關行為,都會有一定的規範,確保狐蝠及其環境不受干擾。
林務局花蓮林管處黃群策處長表示,臺灣狐蝠是國家級瀕危物種也是一級保育類動物,全台僅剩200隻,並僅分布於龜山島、花蓮及綠島,其中花蓮地區臺灣狐蝠的覓食與停棲範圍最接近民眾活動區域,特別是北濱公園的狐蝠群體,因為這裡有多種臺灣狐蝠會取食的植物果實,例如大葉山欖、稜果榕、福木等等,因此臺灣狐蝠時常會飛越穿梭於運動、散步的民眾之間。希望透過今天福木移植活動增加臺灣狐蝠的食物,讓狐蝠能逐漸擴大分布,族群增加。
北濱國小羅彣玢校長說明,過去透過在地生態團隊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的解說課程,了解到臺灣狐蝠的特殊性,這次校舍整建原訂將福木移除,特別感謝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及花蓮縣政府建設處促成,將福木移植到北濱公園。今日移植的福木植株意義非凡,除了是臺灣狐蝠的重要食木之外,還是12年前北濱國小向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新城工作站申請種植於校內的樹苗,未來將移交給北濱公園的管理單位-花蓮縣政府建設處來照顧,也期待北濱國小的師生將來能時常來到北濱公園看看曾經的老朋友。
花蓮林管處提醒,民眾如發現臺灣狐蝠,謹記觀察臺灣狐蝠的三不原則-不干擾、不中斷、不打燈,讓狐蝠能安心居住在花蓮這片美好的土地上。
2023/04/14
太平山櫻花
最新消息
太平山春季賞花情報
宜蘭的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是北台灣知名的景點,位於海拔365-2000公尺間,是許多民眾選擇山林旅遊的最佳選擇之一。每到春季是許多中高海拔植物陸續開花或出現的時期,例如太平山白櫻花、台灣杜鵑、玉山杜鵑、台灣一葉蘭、水晶蘭等,因此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會在FB官方粉絲團持續分享,歡迎民眾可以追蹤及關注,作為規劃太平山賞花之旅的遊程參考。
台灣原生種的櫻花只有14種,其中台灣特有種的「太平山櫻花」只生長於海拔1,800-2,000公尺太平山區,它與一般常見的山櫻花相較花期為晚,大約於3月下旬-4月才會綻放。目前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的太平山櫻花盛開了,在區內的宜專一線路段,過見晴懷古步道後,或再往翠峰景觀道路的兩側,就很容易遠眺看到太平山櫻花一株株盛大開花的美景,讓初春的太平山又多了些不同的自然山色點綴。
台灣杜鵑生長於海拔600~2,400公尺的山區,經過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見晴懷古步道後的路段,以及翠峰景觀道路、檜木原始林步道、鐵杉林步道兩旁等,都有機會發現杜鵑盛花。台灣杜鵑樹形高大,是台灣杜鵑花屬中最高大者,花色有純白及白中略帶紅色兩種花色,葉背有銀白色倒伏狀毛茸,搭配其高大的樹身更突顯其高雅姿態,與其他平地常見園藝栽培種之杜鵑花就有明顯不同。玉山杜鵑花色類似台灣杜鵑,生長海拔位於1,700公尺以上山區,花白色、桃紅色或淡紫紅色,葉背深綠色,也是3-5月間逐漸綻放,為新綠的太平山,點妝上白裡透紅的花色,常與雲海及檜木林交織成瑰麗景緻。
台灣一葉蘭是台灣原生種的蘭花,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500公尺的山區,常生長在潮濕的岩壁或樹幹上,每年4~5月開花,每朵花壽命只約維持1~2 星期。
許多民眾欣賞到太平山植物開花之美,也常會詢問植物名稱,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也在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官網有提供下載太平山「山顏花色」摺頁,民眾可依色彩分類來比對105種植物,同時透過按圖索驥,對照開花季節。
2023/04/14
新書亮相
最新消息
谷關里山生活植物新書上市 帶您瞭解原鄉部落運用民族植物的傳統智慧
臺中市和平區大甲溪流域沿線的大谷關地區,為泰雅族原鄉部落生活區域,其自然環境孕育出多樣性民族植物融入部落生活,發展出獨特的傳統植物料理、編織、染料、建造工藝等。東勢林區管理處委託專家攜手部落耆老夥伴共同編撰《谷關里山生活植物-大谷關地區原鄉部落傳統生活與民族植物手冊》,並於今(30)日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辦理新書發表會,邀請該手冊作者、受訪的部落長老及夥伴共同參與,也吸引許多對傳統植物有興趣的民眾共襄盛舉,未來將可在八仙山國家森林遊樂區遊客中心、五南文化廣場、國家書店購買該手冊。
此次手冊由該處委託中華自然資源保育協會陪伴臺中市和平區大甲溪流域沿線的南勢、裡冷、松鶴、哈崙台及斯可巴等泰雅族夥伴實地走訪蒐集資料,歷時2年才編撰完成。書中介紹原民將植物做為香料、染料、編織、建造、工藝等用途,閱讀本書可以瞭解到許多植物運用於生活中的技巧,例如在泰雅料理中,會將「蕗蕎」去硬皮與殘葉,搭配野菜、竹筍、香料、醬油直接食用;「馬告」可直接當零食吃、果實醃漬保存再加入湯或菜中提味等;「樹豆」適合和山肉一起煮,且富含營養價值;皆忠實記錄泰雅原住民族傳統生活智慧。今日發表會時,現場也準備了運用民族植物創作的「樹豆豬腳」、「什錦蕗蕎沙拉」等12道風味料理,讓大家能品嘗到手冊中記載的食材美味。
東勢林管處指出,在部落的里山生活中,植物是生活所需,該手冊以生動的文字及照片,描述泰雅傳統植物在生活中的獨特運用,並請設計師繪製精緻的植物圖片,結合美學設計讓讀者對植物型態一目了然。編撰過程以里山倡議概念融入之友善環境耕種與傳統作物保種復耕,拜訪部落的夥伴、耆老,盤點部落遷徙的歷史、位置及範圍、主要經濟活動、傳統作物開墾與耕種等傳統生活,以及部落所使用的傳統植物,共計30種傳統植物之特性、種植時間、使用時間及方法、植物泰雅語與泰雅族印象等內容,彙編整理成手冊,讓讀者更認識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之美。
東勢林區管理處處長張弘毅說明,里山生產、生活、生態及地景,幾乎都存在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裡,透過自然資源永續利用及運用傳統生態智慧,以保全與維護生物多樣性,因此為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並與原住民族建立夥伴關係,該處透過出版該手冊,將其傳統生活與山林生態智慧加以記錄及傳承下去,也期望從原住民族傳統生態智慧裡,學習、認識更多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方式。
2023/04/06
主視覺橫式(16x9)-2023森林市集-森林大富翁
最新消息
森林好物大集合 2023森林市集4/28-30華山草原重磅回歸
全臺首創也是規模最大的森林市集再度登場!為體現森林生態系多樣化的具體服務價值,讓民眾瞭解人類福祉與生物多樣性的密切關係,林務局舉辦6年的森林市集可謂最具臺灣森林特色與山野氣息的文創市集,自2017年開始至今,每次都吸引上萬人到華山尋寶,各路國產材創意作品、木工DIY組件和林下精品,都能在市集中一次尋得,還能與生產者面對面,深度了解職人們背後的故事。歷經疫情停辦一年後,將在4月28日至4月30日連續三日,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一館及中央藝文公園(華山大草原)盛大回歸。
  親近森林,不一定要遠離城市,森林其實比想像中更靠近我們的生活。今年森林市集以「森林大富翁」概念為主軸,搭配「森林冒險家」闖關設計,將大富翁遊戲實體化,邀請民眾化身森林中的6種角色,包含:山林獵人、島嶼旅人、大地樂人、大山小孩、森山學者及山中精靈,由不同的視角出發,在城市中,重新探索森林生態的富庶與美麗,發掘意想不到的木竹材妙用。
  本次集結超過50攤國產木、竹材創意商品攤位,以「手作」、「療癒」、「循環」、「永續」、「友善」、「創意」與「探索」7大主題出發,不但有童玩、飾品配件、家飾、餐具等上百種優良臺灣木竹製品,更有來自臺灣山村的精油、森林蜜、段木香菇等精緻好物,以及環境友善的料理美食、國內永續生態旅遊行程等,不僅展現森林的多元服務價值,更方便所有喜愛森林的朋友們能一口氣網羅好物與知識。
  既是遊戲森林,當然少不了大小朋友都喜愛的瑜珈伸展、兒童律動舞蹈、親子故事屋,在音樂舞台這邊,東岸天籟以莉.高露、創作女聲王彙筑、透明療癒系樂團緩緩等5組「自然系」音樂人也將登台帶來精彩演出。歷年場場額滿的「森手作」工作坊,今年也推出以香氛香拓、木皮書籤彩繪、竹編杯墊製作和土肉桂產品體驗為題共12場的手作體驗課程。對喜愛自然、關注環境、生態議題的民眾來說,森林市集無疑是這個春天最令人期待的首選活動。
  今年更首度增加「森學堂」靜態知識展,讓民眾在選購市集商品時,能同時對臺灣木材、永續林業、資材循環、友善農耕、環境永續旅遊等多面向議題有充分的認識。例如國產材標章是透過什麼樣的機制來做認證?為什麼購買綠保標章農產品可以保育野生動物?所謂的林下經濟又是什麼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等你來森林市集深度挖掘。
  4月28日至4月30日下午2點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西一館及中央藝文公園(華山大草原)等候您
2023/04/06
民眾共同種植龍船花
最新消息
細細樹秧轉妹家 公私協力打造社區苗圃
屏東林區管理處與美濃愛鄉協進會26日在美濃雙溪林業小棧共同辦理「細細樹秧轉妹家」活動,帶領民眾認識蜜源植物、以原生苗木妝點樹木園,並贈送火筒樹、冇骨消、黃荊、龍船花、食茱萸等14種、1705株的原生苗木給社區學校及民眾,吸引美濃福安國小、龍肚國小、廣興國小、龍山國小、吉洋國小、瀰濃非營利幼兒園及高樹鄉新豐國小等6所學校校長、教師及眾多社區民眾參加。
屏東林管處表示,為讓民間也能參與討論保安林經營管理,自111年成立「美濃九芎林自然保育保安林公私協力平台」,希望透過在地社群的參與,讓保安林的治理營運更貼近在地需求,提升社區服務功能。而平台會議的其中一項議題,就是營造友善在地居民及生物多樣性的生活環境,因此,今年特別結合植樹月,辦理「細細樹秧轉妹家」的贈苗活動。
屏東林管處處長楊瑞芬說,林管處曾與中山大學顏聖綋老師經過調查找出適生樹種,惟這些蜜花粉源樹種苗木取得不易,透過美濃愛鄉協進會從民間忍冬苗圃、臺南李榮宗老師協助調撥苗木,林管處也從轄管六龜苗圃調撥如龍船花、食茱萸、野牡丹、金門赤楠等苗木,並請柚園生態農場吳宗憲老師協助以原生苗木進行樹木園的景觀規劃配置,才找出這些適合種植在美濃九芎林保安林的蜜花粉源苗木,希望在社區民眾共同努力下,能讓美濃九芎林保安林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地方。
另外,屏東林管處在111年11月招募的25位「美濃九芎林保安林」志工,利用個人時間,協助林野巡護、物候調查及物種採集等工作,目前已全數完成實習,活動中也特別安排屏東林區管理處處長楊瑞芬頒發志工證書,向守護保安林生態的第一線志工表達感謝與肯定。
屏東林管處說明,未來將攜手美濃愛鄉協進會,持續辦理「細細樹秧轉妹家」的活動,由保安林志工隊到校進行環境教育課程,協助規劃、種植原生苗木,期盼一同打造社區苗圃,達成生態共好的目標。另外,也會將美濃雙溪林業小棧空間優化,除了周遭環境整理,內部也重新規劃,期待「美濃九芎林保安林」在公私攜手努力之下,能以不同面貌呈現在民眾面前。
2023/04/06
南庄橙果實富含機能性成分且香氣風味特殊,具保健及食用產品研發價值
最新消息
捷報! 台灣特有種果樹-南庄橙 榮獲世界果醬大賽金獎
「南庄橙」(學名:Citrus taiwanica Tanaka & Shimada)為台灣特有種芸香科柑橘屬植物,種小名以台灣為名,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柳丁、香吉士、椪柑,是正港的台灣原生種果樹。最早在1926年由日籍植物學家於苗栗南庄紅毛舘(即現今南庄鄉蓬萊村一帶)發現,故發表命名為「南庄橙」;當地賽夏族原住民則稱呼它為「嘎達釉」(Kata’iyok),意指媽媽準備好的糧食。
2021年初,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賽夏族部落共同舉辦「南庄橙回家」活動,將野外瀕臨滅絕的南庄橙帶回原生地栽種,開啟了南庄橙保種復育與產業應用併行的里程碑。2022年底,新竹林管處分別在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獅山工作站與國立中興大學校園內採集珍貴的南庄橙果實,並與人稱「果醬女王」的柯亞合作製作「純粹南庄橙」及「蜂蜜南庄橙」兩支風味果醬;如今喜傳捷報,2支果醬榮獲2023《世界柑橘類果醬大賽》(The World's Original Marmalade Awards)1金2銀的好成績。多年來已獲獎無數的柯亞表示,原先已打算不再參加比賽,但經由新竹林管處的介紹認識了南庄橙,就被它酸香濃厚、狂野強烈的風味吸引,與普遍栽植的商業柑橘品種很不一樣,便重披戰袍,要讓世界認識這顆台灣特有、獨一無二的「橙」。
新竹林管處表示,南庄橙為台灣特有種植物,是極為珍貴的自然資產,卻因為棲地遭開發幾乎野外滅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過往人們覺得它酸苦不好吃、沒有價值,不如進口的品種。因此,能在「果醬界奧斯卡」的國際大賽上獲獎,不僅肯認了南庄橙是「水果王國」貨真價實的驕傲,也為南庄橙保育工作注入強心針。新竹林管處已著手與南庄鄉蓬萊村賽夏族人合作,將優先於原生地區復育栽植南庄橙,同時結合原住民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研究成果,研發具有在地特色的南庄橙產品,賦予經濟價值;讓珍稀的森林資源成為支持部落生計的後盾,邁出物種保育與經濟發展並肩同行的道路。民眾如果想更進一步認識南庄橙,歡迎前往位於南庄鄉蓬萊村的「森林小站」,讓賽夏族耆老為您述說南庄橙花開南庄山林的故事。
2023/04/06
上架即秒殺的人氣王牛樟
最新消息
人氣推薦「原生」原味攏底嘉
屬於臺灣原生樹種的山櫻花已陸續綻放,帶來的早春氛圍向遊客們展開邀約。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為推廣國人認識及種植原生植物,不再是只想到種植黃花風鈴木、花旗木等外來種,今(112)年為服務園藝景觀育苗業商建置「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嚴選推出耐空氣污染紅果翠葉的鐵冬青、果實從黃轉橘到紅的變化有黑檀之稱的象牙木、帶有茉莉花香味的烏皮九芎以及開白花香味可沖泡成為香片茶的山素英、葉背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又稱佛光樹的金新木薑子、葉面油亮適合用於造景的軟毛柿等,數量有限,歡迎有相關需求的「業商」請儘早下單,共同營造城市森活美學。
嘉義林管處指出,自109年建立「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已開賣三波,檔檔叫好又叫座,今(112)年首賣除延續廠商敲碗期待已完售具有食藥用經濟價值的牛樟、土肉桂、阿里山十大功勞外、並新增有景觀綠美化用途並兼具抗氣候變遷的鐵冬青、象牙木、烏皮九芎、山素英、金新木薑子及軟毛柿等苗木,都以成本價販售歡迎多加選購創造更多商機。
嘉義林管處貼心提醒,除「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有供需資訊外,為了健全原生樹木產業鏈及需求端的便利性,林務局甫去(111)年12月才上線的「臺灣原生樹木推廣及媒合平臺」,除了有景觀原生樹木資料庫提供查詢,更免費提供苗木培育者上架
苗木資訊「找買家」,需要苗木者刊登需求「找賣方」,有效媒合供應端及需求端。目前在平臺上已供應超過30種原生種苗,並持續增加中,方便育苗景觀業者、消費者選購各類原生樹木,以滿足公共工程、行道樹、校園綠化及景觀建築等對原生樹種需求。
2023/02/20
公私協力種下希望小苗,齊心打造野生物方舟
最新消息
新竹林管處攜手山貓森林共同打造苗栗 綠網方舟
由溪流、埤塘、森林、農田、果園交織而成的低海拔淺山環境,除了是野生動物賴以為生的棲所,更孕育許多珍貴稀有的植物,今(19)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與長期致力守護苗栗淺山的山貓森林社群共同舉辦「綠網方舟工
作假期」,邀請關心生態保育議題的民眾及合作機關齊力種下希望小苗,攜手打造野生物方舟。
新竹林管處夏榮生處長表示,林務局自107年起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的目的即是考量臺灣中央山脈之森林生態系雖多已獲得有效保護,但保護區劃設,不必然適合所有地區之生態棲地保育與生物多樣性維護,特別是都會與都市發展邊緣的淺山與西部平原地區更需針對環境特色與現況擬定適切的保育策略。新竹處轄屬竹苗丘陵正坐落在西北區重要淺山區位上,結合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石虎、飯島氏銀鮈及草地稀有植物保育等課題,歷年來已優先構築「後龍溪及苗南淺山丘陵保育軸帶」,並與相關公部門合作投入友善生產、地景保育或基於物種保育建置相關通道等多項保育行動;而為達成淺山生態環境永續發展之目標,除公部門的努力外,亦須仰賴私有林生態友善,方能編織起綿密的生態網絡。
有一群關心石虎的人,透過群體集資購買保育棲地的方式,希望為石虎和野生動物留下安定的家園,正默默地以環境信託的理念於苗栗淺山購入多處私有林,並以台灣的龍貓森林自許,以石虎的別名「山貓」命名為山貓森林。至今已守護分布苗栗
縣三義、頭屋、苑裡、獅潭、公館、西湖、後龍七鄉鎮總計77筆土地,近13公頃的淺山生態棲地,2021年起更成立「山貓森林學校」,定期在北河、枋寮坑兩處園區辦理「森林日」生態教育活動。
今(19)日「綠網方舟工作假期」即由新竹林管處結合山貓森林學校森林日活動,共同邀請民眾、綠網合作機關:水利署第二河川局、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靜宜大學等單位一同參與合力將稀有植物小苗栽植至園區中,包括植物紅皮書評定極危(CR)的
槲櫟、葦草蘭、艷紅鹿子百合;瀕危(EN)的新竹油菊;易危(VU)的三葉埔姜及庭梅等,期望這些稀有植物能在山貓森林枋寮坑園區順利長大並繁殖,成為稀有植物異地保種的基地之一。
2023/02/20
觀霧地區細葉杜鵑(李聲銘拍攝)
最新消息
落實臺灣原生杜鵑資源保育 -從新竹開始
臺灣原生杜鵑約有十七種,從小型灌木到喬木型態皆有,且花朵顏色繽紛,而細葉杜鵑是其中葉片最小的種類。每年3-5月是杜鵑花花開的季節,花色淡至深粉紅色的細葉杜鵑盛開時,到訪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沉浸在滿山的雲霧之美,於遊客中心前、樂山林道、雲霧步道皆能感受到杜鵑花迎人的熱情。新竹林區管理處為了推廣新竹地區臺灣原生杜鵑復育,委託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團隊針對原生植物的在地優勢與外來種可能帶來的影響設計教案,讓學生體驗臺灣原生杜鵑之美與原生植物的重要性。
新竹林管處夏榮生處長說明,「細葉杜鵑」為台灣特有種,常見於台灣中部以北的山區,在觀霧更是常見其蹤跡,在推廣綠美化植樹造林減碳的同時,適地適木的選擇極為重要。選擇原生植物在地種植,因為具有抗病蟲害、適應力強的特性,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管理,也可減少維護植栽所需的管理經費。既可以達到妝點的效果,還可以避免外來種可能帶來的生態不良影響。希望藉由本次的推廣活動,讓青年學子思考身邊常見植栽是否與在地生態環境融合。
此外,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暨研究所林瑞進老師亦帶領團隊,利用種子菌根苗的培育技術,成功克服過去杜鵑花屬植物種子育苗發育率低的問題。此技術的發展,除了建立10多種臺灣原生杜鵑培育的標準程序外,也相較扦插繁殖技術,保留更多的基因多樣性。而透過教案的設計與生物多樣性主題配合,引導國高中生思考原生與外來種的優缺點,進而使用所觀察到的結果打造「杜鵑的家」。期待這樣向下扎根在地學習,能將原生植物的價值擴散推廣。
2023/01/17
回到上層